自他平等互換

在去世前兩個月時,參查什貢仁波切授予伯金博士這個法教,讓他逐字寫下並告訴他需視其為最重要的教導。它詳細地解釋靜修之法,以克服造成不悅和困難的最大來源–自珍愛的態度–並需發展出真誠珍愛別人的態度,這也是所有快樂的來源。

菩提心就是完全獻身于他人、完全獻身于修成覺悟以盡可能地饒益他人之心。有兩種培養菩提心的傳統 — 因果七訣法和自他平等相換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涇渭分明的培養平等心的預先加行。儘管二者具有相同的名稱 — 平等心,但是所培養的平等心卻並不相同。

  1. 因果七訣法禪修中,在認識芸芸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之前,平等心涉及到對朋友、敵人、陌生人的觀想。通過這種平等心我們斷絕執著和拒斥。實際上,這種平等心的名稱之一就是“通過這一純然的平等心,我們斷滅了對朋友、敵人和陌生人的執著和拒斥。”這裡純然一詞暗示還有第二種方法,當中包括了更多的東西。

    上述第一種平等心的另一種說法是“純然的平等心,它是培養與聲聞佛和緣覺佛同樣的平等心之道。”聲聞佛(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者)和緣覺佛(觀十二因緣而自己得悟者)是佛陀言教中的小乘的兩類修持者。這裡,純然一詞暗示,心懷這種平等心,我們就不會有、也不會傾心于一種執著的菩提心。

  2. 我們為自他平等相換法而加行培養的平等心不只是上述的平等心。心懷這種平等心,在饒益和説明所有有情眾生、消除他(它)們的問題時,我們在思維和行動上都不會有遠近親疏之分。這就是尤為聞名、卓爾不凡的大乘培養平等心之道。

純然的平等心

如果我們問,在因果七訣法中,認識芸芸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之前,培養平等心之道是什麼,回答是:它涉及到以下步驟。

觀想三個人

首先,我們觀想三個人:我們極度厭惡、讓人反感的一個人,我們不喜歡他、或者認為他就是我們的敵人;一個鍾愛有加的人或者朋友;一個陌生人或者我們對他沒有上述兩種情感的人。我們把這三個人放到一起觀想。

如果我們依次去關注每一個人,通常會產生什麼樣的態度呢?對那個不喜歡的人,我們會產生不愉快、不自在和排斥;對那個深愛著的朋友,我們會產生吸引和迷戀;因為覺得陌生人既不吸引我們也不令人產生排斥感,我們就會漠不關心,既不想幫他、也不想害他。

停止對我們不喜歡的人的排斥

[英語中,為了討論簡便起見,假設我們所觀想的三個人都是女性。]

首先,我們和所厭惡的那個人共事,我們甚至視之為仇敵。

  1. 我們讓她那讓人不快、讓人排斥的情感產生出來。等到這種感情明確產生時,
  2. 我們注意到會產生另一種感情,即,如果她身上發生不幸了、或者她經歷了一件不想發生的事情,我們拍手稱快。
  3. 然後,我們察看這些不良情感和願望產生的原因。通常,我們發現是因為她傷害了我們,給我們造成了某種傷害,或者對我們或我們的朋友做了或者說了什麼可惡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她身上發生壞事或者希望她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4. 現在,我們考慮一下希望我們不喜歡的那個女人身上發生壞事的原因,考察一下,這是否真的是一個好理由。我們作出如下考慮:

    • 在往世,這個所謂的敵人曾數度成為我的母親和父親、以及我的親朋好友。她曾經給我有過很多説明,難以數計。
    • 在此世,無法確定會發生什麼。在後半生,她有可能對我幫大忙,成為我的好朋友。這種事很有可能。
    •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她和我都有無數次的來世生活,完全可以確定的是,她可能在某些時日成為我的母親或父親。如此,她會給我有莫大的説明,我將不得不把我所 有的希望寄託在她身上。因此,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既然她曾經、正在、將會以難以計數的方式説明我,那麼她絕對是一個好朋友。這是肯定了的。因此,因為某 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她此生有點傷害我了,我就把她當做是仇敵而希望她病了,這根本不可行。
  5. 我們想一想以下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名銀行官員或者有權的富人要給我一大筆錢,他在不久前曾有過這種願望和意圖,而且就這樣做過。有一天他發火了,很生氣, 給了我一耳光。如果我也生氣了,帶著一腔怒火,這可能讓他打消再給我錢的念頭。甚至還有讓他改變主意決定把錢轉而給別人的危險。另一方面,如果我忍了這一 巴掌,雙眼下垂,嘴唇緊閉,他可能以後對我更加滿意,因為我並沒有生氣。或許他還打算要比原先想給的更多。但是,如果我氣憤異常、大吵大鬧,那麼就會像藏 人諺語所說,“到嘴的食物讓舌頭給頂出來了”。
  6. 因此,我們必須從長遠看待我不喜歡的這個人,對一切有情眾生同樣如此。從長遠看,他們對我的説明是百分之百確定的。因此,對我來說,因為別人對我某些微不足道的傷害而怒火填膺是根本不合適的。
  7. 接下來,讓我們想一想蠍子、野獸、幽靈,如何樣被輕輕戳一下或挑逗一下就立馬予以回擊。再想一想我們自己,像這些事物一樣行為多麼不合適。我們可以通過這 種辦法消解怒火。我們要認識到,不管這個人給我們做出了怎麼樣的傷害,我不能發脾氣生氣,否則我不會比一隻野獸或蠍子好到哪裡去。
  8. 總之,我們把這一切完全放在邏輯上的三段論形式當中。我不會因為別人對我做出某種傷害而生氣,因為,

    • 在前世,他們曾經是我的雙親;
    • 此世之後,並不能確定他們不會成為我最要好的朋友;
    • 在將來,他們可能在什麼時候轉生成我的雙親,給予我很多説明,因此他們三度説明了我;
    • 如果我報之以怒,我不會比一隻野獸好到哪裡去。因此,我此生不會因為他們對我可能做出某種傷害而生氣。

停止對我們所喜歡的人的執迷

  1. 在我們最初觀想的敵人、朋友和陌生人的群體中,我們把意念集中在朋友或愛人身上。
  2. 我們讓吸引(攝)或執迷的情感產生出來。
  3. 更強烈地去體味我們如何想和這個人在一起,然後
  4. 考察懷有這種癡迷和執迷的原因。這是因為在此生對我略有説明,給我做了什麼好事,讓我感覺不錯,等等諸如此類,因此我感到被她吸引了,我對她迷戀不舍。
  5. 現在,我們考察這是否是懷有這種感情的正當理由。這同樣不是一個好理由,因為

    • 毫無疑問,在前世她曾是我的仇敵,傷害過我,甚至吃過我的肉喝過我的血。
    • 此生以後的日子裡,不能肯定她不會變成我最糟糕的敵人。
    • 在來世,可以確定的是,她在某一時候會傷害我,給我做出什麼特別讓人厭惡的事來。
  6. 因為她此生給我做了什麼微不足道的好事這一小小的理由,我被她吸引,對她迷戀不舍,那麼我比受到食人海妖塞壬的歌聲誘惑的那些人好不到哪裡去。這些海妖外表妖嬈,用她們特有的方式誘惑人們,然後吞噬他們。
  7.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下定決心永遠不為一個人因此生給我做出什麼微不足道的好事而迷戀他(她)。

停止對一個無關緊要者的冷漠

再次,對那些身處前二者之間的人 — 既非朋友也非仇敵的陌生人 — 我們採取同樣的步驟。

  1. 在觀想時,我們把意念集中在這種人身上,
  2. 讓我們無所感觸,既沒有害人之心,也沒有助人之意,既不想擺脫這個人,也不想和她在一起,
  3. 更進一步感受對她的冷漠。
  4. 我們察看心懷這種感受的原因。這是因為她既沒有幫過我、也沒有傷害過我,因此我和她之間沒什麼關係。
  5. 當我們進一步考察這樣去感受的理由是否有效時,我們看到她並非完全是一個陌生人,因為在無以數計的前世,在此世的後半生,在來世,她將會和我們關係密切,她將會成為我們的朋友,等等。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將能夠斷滅對敵人、朋友和陌生人的各種如憤怒、執迷、或冷漠的情感。這就是培養純然的平等心的方法。這是與聲聞佛和緣覺佛同樣擁有的平等心,這是在因果七訣法中為了培養執著的菩提心而做的加行,這種加行認識到芸芸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

卓越的大乘平等心

自他平等相換法培養平等心的方法分為兩種:

  • 根據相對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 根據最深刻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根據相對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分為兩種:

  • 根據我們自身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 根據他人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根據我們自身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這裡涉及到三點。

  1. 既然一切芸芸眾生在無數世前曾是我們的父母、親戚、和朋友,因此認為有些人親近、有些人疏遠,這個是朋友、那個是敵人,歡迎一些人、拒絕另一些人,都是不對的。我們應當作如是想,不管如何,如果在十分鐘內、在十年內、在十世內沒有看到我的母親,她仍然是我的母親。
  2. 但是,也存在這種可能,恰如這些生眾説明過我,某些時候他們同樣會傷害我。但是,與他們説明我們的次數和數量相比,他們所做的傷害微不足道。因此,歡迎一些人以為親近者或拒絕一些人以為疏遠者,是不正確的。
  3. 我們終將必有一死,但是我們的死期完全是不確定的。例如,假設我們被判明天被處決。我們利用這最後的一天生氣、傷害別人是荒謬的。如果選擇了做瑣碎小事, 我們就失去了在最後一天做些積極而富有意義的事情的機會。例如,曾經有一名高官,他對一個人非常惱火,想著第二天要嚴厲懲罰他。這一天,他把所有時間花在 如何懲罰他這件事上了。結果第二天來不及做任何事情,他自己卻猝死了。他的憤怒完全是一種荒唐。如果一個人被判第二天要被處死,同樣亦然。今天去傷害他毫 無意義。

根據他人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這裡同樣涉及到三點。

  1. 就我自身而言,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不想受苦,即便那是在夢裡;不管擁有多少快樂,我永遠不會感到饜足。對別人而言,同樣全然如此。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小小的臭蟲,都希望快樂,永遠不受苦或有什麼麻煩。因此,拒絕一些人、歡迎另一些人是不對的。
  2. 假設我家門口來了十名乞丐。只給其中一名施捨食物而不管其餘的人,這根本不對、根本不公平。在饑餓和對食物的需求上,他們都是平等的。否則,就不受困惑污 染的快樂而言 — 有誰擁有了呢?但是,即便是受到困惑污染的快樂 — 一切有情眾生缺乏足夠的供應。它是所有的人樂此不疲地孜孜以求之物。因此,歡迎一些人 以為親近者或拒絕一些人以為疏遠者,這是不正確的。
  3. 再舉一例,假設這裡有十名病人。他們都一樣可憐淒慘。因此,關切其中某一些,只治療他們而不去想其他病人,這是不公平的。同樣,一切有情眾生都同等可憐, 有著各自特殊的不幸,有著共有的、無法掌控的往復不息地發生的存在或輪回。因此,歡迎一些人以為親近者或拒絕一些人以為疏遠者,這是不正確的、不公平的。

根據最深刻的觀點實現平等心的方法

這裡同樣涉及到三點。

  1. 因為困惑,我們想著如何標識那些説明我們、對我們好的人以及那些傷害我們的真正的敵人。但是,如果他們被確定以我們所標識的方式而真正存在,那麼如來(相 應轉化)佛本身也要那樣看待他們。但是,如來佛從未那樣做過。正如法稱在《(陳那)《集量論》集解》(《釋量論》)說,“一個人貢給香水,另一個人用劍割 刺,佛陀對他們無所分別。”

    關於這種無所偏倚,還有佛陀如何對待他的侄子提婆達多(天授)的例子,後者總是出於嫉妒而圖謀傷害他。因此,我們也要避免因為困惑而認為他們在我們 所標識的分類中實然地存在著,從而有所偏見和擇選立場。沒有人以那種方式存在。我們需要努力斷滅對真實存在的緊抓。這種緊抓源于我們困惑性的思維,這種思 維讓事物以豈非真本的面貌顯現給我們。

  2. 此外,如果有情眾生被確定是分類中的朋友或敵人而實然地存在著,恰如我們想抓取他們的這種存在,他們必當一直保持這種存在的樣子。例如,想一想我們總是認 為一隻表很精確。正如它的狀況可能有時候會變化從而走得慢了,他人的狀況同樣如此,不會總是保持固定不變,變化會發生。這裡想一想這個教義很有説明,無法 掌控的往復不息地發生的輪回之境並沒有確定性,例如兒子食父揍母撫慰仇人的故事。這個例子源于道次第(lamrim)中教導培養終極層次的動機。

    曾經,聖僧(獲得極高覺悟者)迦旃延來到一戶人家,在這裡一位父親轉生為池中的一條魚,而兒子現在正在吃他。接著,兒子又打了狗,這條狗曾經是他的 母親。他手裡拿著魚骨頭,撫慰著抱在懷裡的兒子,而這個兒子曾是他的敵人。迦旃延對生死輪回中這種遊移狀態的荒誕啞然失笑。因此,我們應當斷滅堅持或者緊抓不放,認為人們是固定而恒常地在朋友或敵人的分類中存在著,然後在此基礎上歡迎一個人而排斥另一個人。

  3. 寂天大師在《學集論》中解釋了自我和他者如何互相依存。就像遠處和近處的山巒,自我和他者彼此依存、相互定位。當我們在近處的山上時,另一座山看起來很遠 而這一座山很近。走到另一座山時它變得很近,剛才那座山又很遠。同樣,從我們自身來看,我們並沒有確定為“自我”而存在,因為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人的角度 反觀自己,我們就變成“他者”了。同樣,朋友和敵人也是對一個人不同方式的觀照。一個人既可以是一個人的朋友,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的敵人。就像山的忽遠忽近 一樣,這都是因為相對的視角使然。

五種決心

根據上述五點所擁有的這樣一種思想,我們需要下定五種決心。

我要斷滅偏見

不管從相對的視角,還是從最深刻的觀點,認為一些人或者生眾親近而另一些疏遠是沒有道理的。因此,我們要作出決斷:我要斷滅偏見。我自身要消除歡迎一個人、排斥另一個人的偏見情感。因為從此世和來世、當前和終極看,敵意和執迷傷害我,從短期和長遠看,敵意和執迷無所饒益。它們是數百種苦難的根源。它們就像獄卒一樣,讓我在無法掌控、問題往復不息發生的輪回之獄中不停兜圈子。

想一想有些人為了財富寧願身陷囹圄。這種片面的情感正是把我們引領到沒有快樂的焰火地獄的兇手。它們是我們內心深處日益邪惡的魔鬼,讓我們夜不能寐。我們必須通過各種辦法將它們連根除掉。

另一方面,我們抱著平等相待一切的態度,希望所有有情眾生快樂、遠離他們的各種問題和苦難,從任何視角看 — 即時和終極地看 — 都很重要。這是諸佛和所有菩薩修成正果所經歷的主要路徑。這是三世諸佛的願望和最深切的希望。因此,我們需要考慮,不管任何一種有情眾生從其自身的角度給予我何種説明或何種傷害,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分別。我既不能憤怒、也不能執迷。我不能認為一些親近、另一些疏遠。除此之外,根本沒有其它方式或方法去應對這種形勢。我完全下定決心了。我應當有一種平等的態度去考慮任何人、如何去對待任何人,因為任何人都想要快樂、不願意受苦。這就是我應當竭盡全力去做的。哦,上師啊,請最殊勝地啟發我去這樣做吧。這是我們在誦《上師薈供》(Lama Chopa, Guru Puja)前五節時要有的思想,諷誦同時和下述修持相聯繫:

通過去認識我們和他人並無分別,激勵我們增益他人的舒適與快樂: 沒有人嚮往哪怕是最輕微的苦難,沒有人饜足于當下所享有的快樂。

於是,通過第一段諷誦,在給每個人同樣帶來快樂並消滅苦難方面,我們培養在思想和行動中沒有遠近親疏之情的平等態度。這種平等的態度滿足了我們關心自己的平等心或平等態度的這種界定。我們作出決斷培養這種態度,就像我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妙不可言的書而決心要把它買到手一樣。

我要去除自身的自珍愛態度

接下來,我們想一想自珍愛態度的弊病。因為自私關係到自珍愛的態度,我們的行為充滿破壞性,做出十不善行,結果給自己帶來墮入地獄的轉生。由此,整個通往阿羅漢(解脫者)果位之路將達不到覺悟 — 這種自私的關切致使你失去所有的快樂和平靜。儘管菩薩幾近覺悟,有些比另一些更近覺悟。他們當中的差異源自各自所擁有的自珍愛程度。從國際紛爭到靈修大師和弟子間的不和,再到家庭和朋友間的矛盾 — 這一切都源自自珍愛。因此,我們需要這樣想,如果我不能消除自身內部這團日益邪惡的自私和自珍愛,那麼我就不可能享受任何快樂。因此,我永遠不會將自己置身于自珍愛的支配之下。哦,上師啊,請啟發我除去自身所有的自私心懷吧。這是第二節的思想:

啟發我們認識自珍愛這一痼疾是我們不招自來的困難之源,它應受責難,故當報之以怨,消滅那自私的猙獰的大魔頭。

於是,通過第二節的諷誦,我們下定決心消除關愛自身的自珍愛態度。

我將要以珍愛別人作為主要修持

接下來,我們想一想珍愛別人帶來的饒益和優秀品質。在此生,萬事如意、一切順利;在來世,生而為人或神;通常,達到成就覺悟的所有快樂源自對他人的珍愛。我們要通過多種例證,對此多加思考。例如,一個人人喜歡的官員受群眾歡迎是因為他熱愛大眾、關心大眾。我們克制殺生或偷盜的道德自律源于珍愛別人,而這正是使給我們轉生為人的因緣。

例如,達賴喇嘛尊者總是考慮任何地方各色人等的利益,他的所有優秀品質正是來源於這種對他人的珍愛。欲望之神卡馬努力想干擾土美藏波菩薩,但無法形成傷害。這位偉大的藏人修行者是這樣一個人 — 即便一直飛蟲投火,他也會潸然淚下。他真切關懷所有人,因此,即便鬼怪和前述的擾亂者也覺得無法去傷害他。這是因為,正如這些鬼怪精靈自己所說,他所想的只有饒益我們、愛惜我們。

佛陀在前世曾轉生為因陀羅 — 眾神之王。神和半神之間爆發了戰爭。半神取得了勝利,因陀羅乘車而逃。路途中碰到一大群鴿子聚集在道上,因陀羅擔心車輪會碾著鴿子,於是他讓車停了下來。看到這個情形,半神們以為因陀羅要調轉車頭攻擊他們,於是逃跑了。如果對此加以分析,我們發現半神之所以奔逃,是因為因陀羅珍愛別人的態度。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珍愛他者的好處。

一位部門長官或者任何一名官員優雅地坐在他的辦公室裡,他的職位以及與此有關的東西都是因為有他人存在的緣故。在這個例子當中,別人的殷切友好只是因為他們存在,這一現實。如果除了官員自個兒,別人都不存在,他就不可能身為官員了。他將無所作為。此外,即便他人存在,如果沒人去接近他,這名官員也只能坐在那裡無所事事。另一方面,如果有很多人來到他跟前,希望他解決他們的問題,那麼在與他們的相互依存中,他就能優雅地坐著,為他們辦事。對一名喇嘛來說,同樣如此。在與他人的相互依存中,他才能優雅地坐著,教導他們。他的全部地位就在於這裡有其他人需要他説明。他教導佛法以饒益他們,因此,他的説明(救度)源自對他人的依靠,例如通過對別人友好行為的記憶。

同樣,通過慈愛與悲憫、通過珍愛別人,我們能夠很快覺悟。例如,如果一個敵人傷害了我們,如果我們培養了耐心,我們由此就更近一步走向覺悟,之所以如此,是由於我們對他人的珍愛。因此,既然有情眾生是所有快樂和福祉的基礎與根本,無一例外,我們需要下定決心不管他們做了什麼或如何傷害了我,我應當一如既往地珍愛別人。其它生眾就如我的精神導師、諸佛、或者三寶,因此我應當珍愛他們,如果他們會有什麼不對,就應當感到惋惜,而且不管怎麼樣,從不排斥他們。我應當永遠對他們有一顆溫暖善良的心。請給予我鼓勵吧,上師啊,讓我一刻也不要失去對他人的這種心懷和情感。這就是第三節的意義:

激勵我們認識珍愛母之心並讓他們身處極樂之中,正是通往無窮美德的關口,去珍愛那些遊移的眾生吧,勝過自生命珍愛,即便他們會像敵人那樣森然逼近我們。

這樣,我們下定決心以珍愛別人的修持作為中心點。

我完全能夠將對自身和他人的態度互換

思考自珍愛的各種弊病和珍愛別人的諸多優秀品質,以這一關口為依託,我們就會感到一定要對珍愛什麼人做出價值判斷上的改變,接著去考量我們是否能夠真的改變,我們確實能夠。我們能夠轉變我們的態度,因為佛陀在覺悟前和我們並無兩樣。他同樣在無法掌控、問題往復不息發生的輪回之中不斷兜著圈子轉世。不過,大能的佛陀轉換了對所珍愛者的態度。他通過齋戒而珍愛別人,登上了能夠實現自身和他人目標的巔峰。

相比而言,我們珍愛的只有自己,而漠視所有其它人。我們不僅沒有完成任何饒益他人之事,甚至沒有完成一丁點饒益自身之事。自珍愛和漠視他人使我們完全無可救藥、無法完成任何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無法培養出真正的出離心和決斷力脫離自身各種問題。我們甚至無法阻止自己免于墮入最糟狀態的轉生。我們通過這種方法思考自珍愛的各種弊病和珍愛他人的饒益。如果佛陀能夠轉換態度開始喜歡我們,我們同樣也可以改變態度。

不僅如此,如果擁有足夠的親切感,我們甚至能夠像關懷自己的身體一樣珍愛他人的身體。畢竟,我們源自別人 — 即我們父母身上的精子和卵子,因此,我們作為自己的身軀而加以珍愛。而它們原初並非是我們的。因此,我們要考慮到轉換我們的態度並非不可能。我能夠轉換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態度。因此,不管我如何去想它,除非我轉換了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態度,非則就無所效果。這是我可為之事,而不是我不可為之事。因此,上師啊,請啟發我去做吧。這就是第四節的要義。

簡之,啟發我們培養對如下分別之理解受自私奴役的愚昧眾生下場孤獨的弊病和聖哲王者只為他人奮鬥的佳德,因此,在我們和他人之間能夠平等互換我們的態度。

因此,我們這裡下定的決心就是,在珍愛自我和他人之間,一定能夠轉換我們的態度。

我們一定能夠轉換對自身和他人之間的態度

我們再次思考自珍愛的各種弊病和珍愛别人的饒益。但是這一次用一種交互的方式,將二者混合在一起。換句話說,我們經歷十善行和十不善行,逐個交替體驗兩列中的每一行為,從自珍愛和珍愛他人的角度考察其結果。例如,如果我珍愛自身,那麼就會毫不猶豫地奪取他人生命。結果,我會被轉生在毫無樂趣的地獄,即便後來轉生為人,其一生也將短暫並疾病纏身。另一方面,如果我珍愛他人,我們就不會奪取他人生命,結果我就會有一個更好的轉生,會長壽等等。然後,我們重複同樣的過程 — 偷竊與不為之、淫亂與不為之、等等。總之,正如第五節所說:

既然自珍愛是通往所有苦惱之門,而珍愛母是萬般皆乃好事的基礎,啟發我們實踐這最精髓的修持自他平等相換的瑜伽之行。

因此,第五個決心就是我一定能夠轉換對我和他人之間的態度。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現在就決斷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它的意思是對我們所珍愛的對象要轉換視角去看。現在,我們不是珍愛自身而漠視他人,而是要忽略對自身的關切,珍愛所有其他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就無法取得任何成就。但是,如果我們在態度上採取了這種轉換,那麼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訓練,觀想把自己的快樂奉獻給別人而承擔起他們的苦難,以此為路徑,培養真誠的關愛和悲憫的同情心。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培養出增上意愿,為每個人解決問題、減輕苦難,帶來快樂;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培養出執著的菩提心,努力達到覺悟,從而最大限度地去這樣做。

視頻: 第二世岑夏色貢仁波切 —「生命的意義」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總結

這些教法的來源包括寂天所著的《入菩薩行論》(梵文:Bodhicharyavatara)、噶當派大師的教導,以及第四世班禪喇嘛所著的《上師薈供》。這些教法曾以編號章節的形式出現於《赤江金剛持尊師文集》當中,其為達賴喇嘛尊者的已故初級親教師。然而,如果過份關注其中的概要和數字時,就會像是我們面前有著一碟七個饃饃(包子)但卻不去食用,只想著要讓他人去證實裡頭共有幾粒、緣何此狀等等疑問般。反正坐下來吃就對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