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宗教的偽善

說實話

個體的聯合 – 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社團。但是,領導人們進入社會,似乎並不多麼關心道德準則、倫理道德。社會關心的只有金錢和權力。因此,這種社會中的人就自然而言只想著金錢和權力的重要性。我們不能責怪這些人。因為我們整個的社會就是如此思考。

我認為很多信教者只是唱高調,叫著“上帝”或“佛陀”,但在現實的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卻滿不在乎。我們佛教徒向佛陀祈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佛陀並不在意 – 關心的只有金錢、權力、名望。這算什麼呢?我認為,我們信教者有時候也在學虛偽。我們為所有有情眾生祈禱,但是真正的行動呢?我們不為別人的權利問題而擔憂。我們只是利用。我想很多其它宗教的信徒也祈禱,他們向上帝祈禱 – “我信仰上帝,我們的造物主” – 但是我們被造化者並不聽造物主的聲音,並不聽造物主的指導。

我常告訴我的印度朋友們,印度人是相對而言更具有宗教性的人民。他們崇濕婆、像神 – 我想向像神祈禱主要為了財富。因此,他們確實常做敬拜、祈禱。我想每家都供奉著某種神像。但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大量的墮落。怎麼會這樣呢?沒有神、沒有佛曾經說過墮落是可以的。我們應該誠實而富有正義感。沒有一個偉大的導師說過:“你應該盡你所能去剝削。我祝福你。”沒有一個神這樣說過。

因此,如果我們接受一個更高級的存在如佛陀或耶穌或穆罕默德等等,那麼我們應該是誠實的人,我們應該是真實的。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你自身同樣能夠獲得更多的自信:“我無所隱藏;我可以向任何人告訴我的想法,真誠地回答任何問題。”這樣,你就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因此,從你個人自利的視角看,誠實和真實是內在的力量和自信的很重要來源。是的,有些人語言優美、滿臉微笑,但是當你看他的動機時,卻完全不同了。你如何對他們培養起信任和尊重呢?

在佛教修持中保持真誠

我是一名佛教徒,我想告訴我的佛教徒兄弟姐妹們,佛陀的教義當然遠遠超過2500多年;而且這種教導與今天的世界也息息相關。現在,很多頂尖的科學家確實渴望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方法,以處理破壞性的情緒。這些教導很精彩,但是我現在確實感覺到有跡象表明這裡有喇嘛[靈脩大師]土庫[轉世的喇嘛]或者品質墮落了的導師。對此,我確實很關切。如果你自己沒有一種有紀律的生活,你如何把這些教授給別人呢?要給別人展示正確的道路,你自己必須要遵循正確的道路。

現在,我想所有正性的事情已經完全得到了闡述,對我來說,唯一剩下的就是多說一說負性的事情。我們一定要非常、非常嚴肅。我本人就是一名佛教僧人。我們總是嚴格約束自己。我每天早晨剛一醒來,就記念佛陀,背誦佛陀的教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自己的思維。於是,在一天剩餘的時間裡,我會根據這些原則行事:真誠、真實、悲憫、和平、非暴力。因此,我希望,在座的我的佛教徒兄弟姐妹們,你們在說著“佛法[佛陀的教義]佛法”並提倡佛法 、宣傳佛法時,首先在你心里為自己宣傳。因此,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 佛法

當然,其它所有主要的世界性宗教的傳承具有同樣的潛力以建立內心的和平,通過這種方法創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但是,佛教、耆那教和數論學派中獨樹一幟的是強調個體的重要性。最終的理論或觀點是關於自我創造。同時,我們信仰因果律:如果你做了正確的行為,就產生正性的結果。如果你做了錯誤的行為,負性的結果就發生。因此,因為因果律,如果你做了錯誤的行為,佛陀也救不了你。佛陀教導說:“我會展示給你涅槃[脫離一切痛苦]之道,但是否能夠成就則完全取決於你。我不可能通過賜福來引導你。”佛陀從未說過他會通過賜福使我們達到解脫。

因此,你就是自己的老師。我想這種教導方法的幫助作用非常大。一切事情都取決於一個人自身行為。行為,不管是正性的行為還是負性的行為,都完全取決於動機。因此,我想佛法能夠像動機一樣,對內心的平靜做出巨大的貢獻。

不同佛教傳承之間的和諧

現在,正如我昨天見到緬甸和老撾的領導人和其他人時所提到的那樣,過去,因為所謂的“小乘”、“大乘”和“密乘”等名稱,人們獲得了這樣一種印象,這三[乘載工具]確實是各自不同、相互分離的東西。這完全是錯誤的。正如今天早上我簡要提到的那樣,上座部傳承或巴利文傳承是佛法的基礎; 戒律[寺院的戒律和規範]的實踐是佛法的基礎。

讓我們看一看佛陀本人,看一看他自己的故事。他剪掉自己的頭髮成為一名僧人。這就是修持(梵文:sila,尸羅)[道德自律]。接下來他做了六年的禪修。這就是修持(梵文:samadhi,三摩地)[全心的專注],也是修持內觀(梵文:vipassana,毘缽舍那)[一種極其有悟性的思維]。他通過這種方式最終達到了覺悟。因此,三種訓練是戒、定、慧(梵文:pannya,般若)[區別的意識,智慧]內觀。因此,我們作為他的追隨者,必須要遵循此道。沒有道德自律的修持即為沒有(梵文:vinaya,毗奈耶),我們如何能夠培養(梵文:samatha,奢摩他)[一種平靜安定的狀態]內觀呢?很難。巴利文傳承是佛法的基礎。

我想,在此之上,是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經》,根據梵文傳承,止息(梵文:nirodha[真正中止苦難及其因緣,真正的斷滅],即第三個聖諦。因此,進一步的解釋很重要。什麼是止息呢?佛陀解釋了我們消除自身無知的可能性。一個人從思想中完全消除無知,這就是止息,或者說解脫(梵文:moksha)。這就是進一步的解釋。接下來的(巴利文:magga[達到這種真正的中止的路徑或者對此的理解,第四個聖諦]也是一個進一步的解釋。

因此,在巴利文傳承的基礎上,接下來的是梵文傳承,就像樓房的第二層一樣。換句話說,首先是底層(第一層);那是巴利文傳承 – 比丘[僧人]修持,自律、 戒。接下來是第二層,《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及阿毘達磨(梵文:abhidharma[特殊主題的知識],一種阿毘達磨 – 關於智慧的教義,六(梵文:paramitas,波羅密多)[深遠的態度,完滿]或者十。接著,在此之上,佛教的密乘 – 在修持內觀、定菩提心[為了饒益眾生而致力於達到覺悟的心力]的基礎上對親見諸明王。因此,這些就是底層(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如此等等。沒有底層,你無法建造其它各層。因此我想佛教徒兄弟姐妹們應該知道這一點。

當然,我並不是什麼權威。我認為自己就是一名學生。不管什麼時候我有時間,我總是學習和研究,閱讀、閱讀、再閱讀。就藏傳佛教而言,大約有三百卷(經典)從印度諸語言 – 巴利文、梵文、還有些尼泊爾文翻譯成了藏文。因此,不管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就閱讀、思考、和研究這三百卷經典。當然,和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三百卷經典的人相比較,我的知識要豐富一些。[在這個知識的基礎上],我在研究這些經典的得出的結論是,上述三方面的訓練極其重要。

成為合格的僧人

因此,首先,我們佛教徒不管是上座部或者大乘或者密乘 – 我們一定要成為佛陀的真正追隨者。這一點非常重要。明白嗎?為了成為佛陀的追隨者,我們不能僅僅穿上僧人的袍子,穿上比丘的袍子。我們不能稱這樣的一些人為佛教僧人。我們不能說他們是好和尚或者好比丘。這只要換身打扮就很容易做到。要成為佛陀的真正追隨者,我們需要改變的是這裡,即我們的心和思維。要成為佛教僧人,我們必須嚴肅地修持自律。有時候似乎是這樣:“哦,讓佛陀做所有的難事吧。我們可以過一種奢華的生活。”怎麼樣?你怎麼可以這樣呢?如果你是一名佛教徒,你就必須要遵循佛陀本人的路徑 – 為期六年的艱苦修持。我們必須以他為榜樣。

現在,正如我昨天提到的那樣,有一位朋友說,在巴利文傳承和梵文傳承之間存在一堵牆或一條鴻溝。這堵牆對任何人都沒有饒益。我們必須走到一起來加以交流。對我們來說,有很多東西要向你們的傳承來學習,從你們的別解脫戒(梵文:pratimokshas,波羅提木叉)[僧人的戒]。你們同樣可以學習一些我們的梵文別解脫戒。一些定期性的會議 – 不只是一種儀式性的方式,而是嚴肅的會議,嚴肅的探討 – 非常非常關鍵。這是一件大事。

接受具足僧尼剃度的問題

至於比丘尼[完全剃度的尼姑],你們知道,從一開始,就就支持在[我們藏人和蒙古人追隨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承中恢復比丘尼。但是,我必須要遵循藏。如果我能像一個獨裁者那樣擁有某種特權,那麼我就會說:“嗯,你必須做那個。”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必鬚根據藏行事 – 根本說一切有部經典、同樣還有[東亞地區遵循的]法藏部經典和[東南亞地區遵循的]上座部經典。

你看,這是我們必須要嚴肅加以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這種決斷超出我的控制。我能夠決定的是向所有藏人社團中的尼姑寺院介紹那些大寺院機構可 以研究的同樣層次的研究內容。現在,我們已經有一些尼姑成為女格西[佛教哲學博士]、優秀的學者。

我們經常在討論比丘的問題,現在我們在這裡又做同樣的事。我展示了最近的一封向老撾和緬甸佛教領袖的呼籲書。我們將繼續我們嚴肅的討論,我也堅信我們最終能夠達成某種共識。

我想就談這些。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