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進入佛教之道前的建議

佛教教導實際的防護措施,以避免在處理日常生活挑戰時遇到困難。其在我們的迷惘思緒和不切實際的態度中關注問題癥結所在,而這些正是驅使我們情緒低落和慣性行為的原因。透過靜修來抗衡我們的慣性思考和行為障礙,並從富有愛心和積極態度的他人之處獲得啟發,由此我們將可改變心靈,以增進日常生活的品質感受。

我想談一談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我們必須知道何謂“佛法”。在梵文中,佛法的意思是指“防範措施”。它是我們為了避免問題產生而該做的事。

我們必須看到生命中的問題,否則絕不會對佛法產生修習的興趣。這實際上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人都不認真地對待自己及自己的生命。他們終日汲汲營營、忙忙碌碌的,然後夜晚時以娛樂及聲色等來回饋疲累的自己。對於生命中的問題,他們從不往內觀照。即或他們樂意正視其問題,他們也不願意承認他們的生命是不圓滿的,因為這會令他們感到沮喪。認真地檢視自己的生命並誠實的看待生命的缺陷,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不滿的狀況及它們的成因

當然,所謂的“不滿”是有很多層次的。我們或許會說:“我有時心情不好,但有時事物還挺順利的,但那都無所謂了。這就是生活。”若我們滿足於此的話,那倒還好。若我們希望事物可以變得更好,那我們會積極尋找改良之道。為了尋找改善生活品質之道,我們必須找出問題的根源。很多人都會歸咎於外在因素,“我跟你的關係弄得這麼糟,都是你的錯!你從不依我的意思去做。”我們或許也會責 怪我們的政治或經濟狀況。依據某些心理學學派,我們所擁有的問題可能源自於童年時期的創傷陰影。把自己的痛苦歸咎於他人是很容易的。但把矛頭都指向社會因素、經濟環境或他人並不能解決問題。若我們擁有上述的概念架構,我們可能較容易因寬恕而獲得些許益處;但很多人發現僅僅如此並不能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依據佛教的見地,雖然其他人、社會及相關因素可能會造成我們的問題,但這些都不是最本質的成因。為尋找最根本的原因,我們必須往內觀照。當我們在生命中感到不快樂時,這是對情景的一種反應。不同的人對同樣的情景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看看自己就好了,你會發現我們在不同的時候會以不同的方式回應難題。若問題的根源是外在的話,那我們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回應。但實際情況卻非如此。有很多因素能影響我們回應的方式,比如說上班時是否心情愉快等;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因素。它們的影響並不深入。

若我們能內觀,將會發現我們對生命、自身及周遭的狀況的態度大大的影響著我們的感受。舉例而言,當我們心情歡愉,自然就不會時常為自己感到難過;但當心情不好時,自憐自艾的感覺就容易產生了。這種對待生命的基本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生命中的種種體驗。若我們更深入地審視的話,就會發現我們的態度是建立在“迷惑”之上的。

視頻: 仁古祖古 —「今日年輕人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迷惑是問題的根源

若我們仔細探究迷惑,我們會看到其中一個層面是對行為的前因後果感到迷惑。我們對做什麼、說什麼及其後果感到迷惑。我們也可能對該找什麼工作、結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等等感到迷惘。若我們與某人產生某種關係,那結果會是什麼呢?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斷推想自己的選擇所產生的結果,但這其實只是一種幻想而已。我們可能會認為若與某某人發生深入的關係,就會像童話故事所說的那般: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若我們對某種情景感到失望,我們會認為說大聲怒吼會讓事情變得更好。我們也因自己的行為所引起的別人的反應而感到迷惑不已。我們以為若能大喊大叫並說出心中的想法就會好過一點,一切都會沒事;但事實上卻完全相反。我們極度渴望地學習星象學,或以易經的銅錢來占卜吉凶 – 為何會如此呢?正因為我們想要掌控所發生的事。

佛法教導我們:深層的迷惑指的是對自我及他人之存在以及宇宙之存在的迷惑。我們對所能掌握的都感到迷惑。我們認為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能夠牢牢掌控。正因如此,我們難免會感到失望沮喪。完全掌控一切是不可能的事。這完全不是實相。實相是十分複雜的。除了我們的行為之外,尚有其它的因素能左右事情的發生。但這並不意味著事情完全超出我們的控製或我們總是被外在境況所操縱而動彈不得。我們對所發生的事情扮演著特定的角色,但我們並不是左右結局的唯一要素。

由於我們的迷惑及不安全感,我們甚至作出了極具破壞性的行為也不自知。這是因為我們已被煩惱、負面態度及由習氣所衍生之衝動影響而成。我們不只對他人採取暴戾行為;同時也以破壞性的行為在自我摧殘。換句話說,我們是在為自己製造更多麻煩。我們若想從問題中解脫或是進一步去幫助他人離苦得樂,就必須承認自身的局限。

從迷惑中解脫

讓我們假設說自己能夠認知到問題的根源乃是迷惑,這不難做到。不少人甚至會說:“我真的好困惑。我現在是亂七八糟。”然後會怎樣呢?在我們還沒花錢去報名參加這個課程或那個閉關之前,我們必須仔細思考“自己是否很肯定能從迷惑中解脫”這種想法。若我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那我們會嘗試做些什麼呢?若我們只是一味希望能從迷惑中解脫,這不是非常篤定的念頭。這只是種天真的想法而已。

我們或許認為能以各種方式獲得自由。我們可能會認為有某某人能拯救我們。這可能是個高尚的神聖體,比如說神,那我們便成了重生的虔信者。另一方面,我們或許會尋找某位心靈導師、伴侶或其它人來拯救我們,令我們脫離迷惑。若是這樣,我們很容易依賴於他人而無法成熟自身的言行。我們常常因過度渴望求助而病急亂投醫。我們所選擇的可能是個自己也充滿迷惑的人;這些人會因自身煩惱及負面心態而利用無知及過度依賴的我們。這絕非修行的好方法。我們不能只依賴某位心靈導師或某種關係來為我們排除迷惑。我們必須自力更生、事必躬親。

與某位心靈導師或伴侶保持關係可能會提供助益,但先決條件是:這種關係必須是健康的。不健康的關係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並導致更多的迷惑。一開始,我們可能會陷入深度的否定,固執地以為老師或伴侶總是完美無缺的,但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看清楚了。當我們開始覺察到對方的缺點並發現對方其實無法拯救我們時,我們便崩潰了。我們感覺被背叛了。我們失去了對一切的信心及信任感。這是種極為糟糕的感受!所以防範於未然是極為重要的。我們必須入“法”,時刻運用這防範措施。我們必須看清事情的可能性。一位心靈老師能作什麼,他的局限又是什麼?我們採取防範措施以避免內心的崩潰。

我們必須培養出遠離迷惑之心。迷惑的反面即是知解,知解能防止迷惑之產生。入法就是不斷地審視及對自己的態度、煩惱、衝動、強迫性或神經質的行為有所覺知。這意味著我們願意看到自身的不淨及自我否認的那一面。當我們注意到問題的成因或徵兆時,就得馬上運用對應的方法來克服它們。這一切還需透過學習及禪修。我們必須學習去分辨煩惱及種種心態,包括它們的根源。

禪修

禪修意味著我們在有利的環境下運用各種對應法門降伏內心,透過熟悉後便能在日常生活中善巧運用。舉例而言,若我們因他人不能如己所願而大發脾氣,我們就在禪修中回想上述狀況,然後嘗試以不同的角度來面對它。他人的行為不如我們所願是出於各種原因,對方不是因為不愛我們而如此行為。在禪修中,我們嘗試化解類似的態度:“我的朋友不再愛我了,因為他沒打過電話。”

如果我們能以較為輕鬆的心態來對待上述的境況,並透過善解與包容,那就算對方一星期沒打電話給我們,我們也不會那麼大失所望。當我們開始感到失望時,我們會想到對方可能非常忙。而認為“自己是對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想法也太自我中心了吧!如此的思維,就能幫助我們冷卻失望的情緒。

佛法是全天候的修持

佛法的修持並非是種嗜好,也不是一種運動或讓自己放鬆的活動。我們到佛教中心的目的不是成為團體中的一分子或參與其中的社交圈子。佛教中心可能是個不錯的地方,但這絕非主要的目的。我們來到佛教中心的目的並非像吸毒者尋求解脫般 – – 希望從具有強烈人格魅力及娛樂性的老師尋得美好的感覺及開悟。若我們這麼做的話,一回到家就煙消雲散,然後又再追尋另一種解脫方式。佛法可不是毒品。導師們也不是毒品。佛法的修持是一種全天候的行持。我們談的是修持,調整我們對待生命中萬事萬物的態度。若我們致力於培養出對一切眾生的慈愛之心,便須將它運用在家人身上。有好多人只一味坐在自己的房裡修慈心觀,但與雙親及伴侶卻如水火般不容。這是頗為令人傷心的。

避免極端

當我們嘗試將佛法溶入於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家居及工作場合等,我們必須極力避免趨向極端。極端之一就是把過錯全都歸咎於他人,而另一極端則是把一切過錯都扛在自己身上。生命的流程是錯綜複雜的。雙方各扮演者各自的角色:他人重要,我們自己本身也舉足輕重。我們當然可以極力嘗試去改變他人的行為及態度,但我想大家都能憑個人經驗來推斷出這可不是件輕易的事 – – 特別是當我們以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指責他人為“罪人”時更是如此。改變自己是較為容易的。如果他人可以接受,並不因此而更加惱怒,我們當然可以向他們提出建議,但關鍵點主要還是改變自己。

改進自己的同時,我們也得避免兩種“極端”,就是完全被自己的感受所佔據,或對感受全然無所覺知。第一種是自戀式的全情投入;我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並因此而忽略了他人的感想。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感受遠比他人的感受更為重要。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完全失去感受,變得麻木不仁了。為避免上述兩種極端,我們需要維持一種細微的平衡。這可不是件易事。

若我們經常觀照自己,容易造成一種想像式的兩極化 – – 我們自己及所感知或造作的客體 – – 那我們就無法真正地與他人產生聯繫或與他們全然同在了。真正的藝術在於能互通彼此且又能以自然及真誠的方法任遠而行,而我們其中一部份的覺知則專注於自身的動機。如此做的同時,我們應嘗試要與他人同在而不分離。在此,我想指出,有時將自己所省察的動機及感受讓對方知道是有利的。無論如此,覺得自己“必須”告知他人是種很“自戀式”的做法。別人通常並不會對你個人的感受產生興趣。如果我們認為他們一定想知道,那是很自我中心的。當我們知道自己開始變得自私時,只要當機立斷的停止便可。我們大可不必公告天下!

另一對應避免的極端組合是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或十全十美。若我們把過多的心力專注於自己的難題、困苦及煩惱時,我們便可能變得易於自責而覺得自己是個壞人似的。這種感受很容易衍生出罪惡感。“我應該修行,若不如此,我就是個壞蛋。”以此為修行的基礎是一種神經質的做法。

我們也該避免另一種極端,即過分強調自己正面的品質。“我們都是完美的。看看您的佛性吧。一切都是美妙無缺的!”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可能意味著我們不需放棄任何事物或淨化任何負面情緒,我們只需照見自性即可。“我是美妙的。我本來既是圓滿。我不需停止自己任何負面的行為。”我們需要的是平衡。若自己的感覺低落頹喪時,我們必須提醒自己關於佛性的完美無缺;若感覺自己太過趾高氣揚時,那就需要提醒自己:該是看看自己的缺陷的時候了。

自我負責

基本上,我們必須自我負責:為自我的成長及離苦得樂負起責任。當然,我們是需要幫助的。靠個人的力量去達成這些是不易的。我們可以從精神導師或我們的修行團體中獲得幫助。這些人與我們的心靈相通,能自我提升且又不會把問題歸咎於他人。所以在夥伴關係中,享有同樣的心態 – – 尤其是不怨天尤人這一方面 – – 是非常重要的。若夥伴間常常互相責怪的話,那就什麼事也乾不了了。若其中一人能自我提升,而另一人卻不斷在埋怨的話,那也成不了什麼大事。當我們已投入於“對方喜歡埋怨”的人際關係中,但只關注於自己“付出多少”時,這不一定意味著我們必須與對方分手或分開,但這段關係是難以維持的。我們必須嘗試避免自己成為此關係的受難者 – – “我不斷忍受這一些!好辛苦哦!”這會令你變得更加瘋狂。

接受啟發

我們從精神導師及心意相連的良善知識那裡得到的支持有時被稱為“啟發”。佛法裡時常強調從三寶及導師等處領受啟發的重要性。藏文中被稱為“精樂”(jinlab),通常被譯為“加持”(blessing),而這種譯法是不對的。我們需要啟發。我們需要力量來繼續往前邁進。

佛法的修持之道是崎嶇不平的。它教導我們如實地面對生命中醜惡的一面。我們需要的是堅定的啟發。若我們的啟發來自於導師們所告知的奇蹟式的事件或神通感應等事 – – 不管講的是自己、他人或是佛教史上的故事 – – 這種啟發的根源是不穩固的。它們聽起來當然會令人感到興奮雀躍,但我們必須仔細省察一下它們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對很多人來說,這會使他們更加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世界,總是期望能從奇蹟中獲得救贖。我們時常幻想著偉大的魔術師正以他的魔力來救渡我們,還是我們自己本身突然擁有了這些魔法等。我們對這些神奇的故事需要非常小心才是。它們可能會啟發我們的信心,但決不能作為啟發的穩定基礎。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基礎。

佛陀本身既是最完美的例子。佛陀從不以奇幻莫測的故事來嘗試“啟發”或說服他人。他從不大肆宣傳、高格調地去為人們加持。在佛法教理中,一個經常被佛陀引用的比喻便是佛陀猶如太陽,不刻意地帶給他人溫暖;但其自然的本性能適時地為人們帶來暖意。當我們聽到神通感應的故事、額頭被佛相碰觸或被賜予吉祥繩來綁在手臂上時 – – 我們會感到莫名興奮,但這類感受都是不穩定的。穩定的啟發源自於老師個人所自然散發出來的本性 – – 他的品格、他修持佛法而證得的德行。這才是啟發所在,而非為娛樂大眾而有所故弄玄虛。雖然這不如神通感應的事般令人目眩神迷,但它卻是穩固及安全的啟發之源。

當我們在修行道上精進時,我們將從自己的進步中獲得啟發 – – 不是因為獲得神通,而是自己的品格逐漸轉化。佛法常常強調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善行感到隨喜。要記得:我們的道業進展可不是一種直線型的上升,它並不可能每天只進不退。輪迴的特質之一是:直至你完全從中獲得自由為止,我們的情緒一定總是載浮載沉的;脫離輪迴是一種極高的境界。我們一定得面對生活中的苦樂。有時候我們的行為是正面積極的,但有時卻又被瘋狂的習氣所牢牢掌控。上下浮沉的循環總是存在的,而所謂的奇蹟也不會常常發生。

佛法告訴我們要遠離世間八法,既是提醒我們萬事如意時不要得意忘形,在遇到挫敗時也不要垂頭喪氣。生命本來就是如此。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長期的效應而非短暫的利益。舉個例子,若我們已修了五年,那跟五年前比較的話,我們已經是大有進步了。雖然有時我們會失望沮喪,但若已察覺到自己能以更冷靜、清明的心態來面對事物時,那既是道業有所增長的表徵。這是極具啟發性的。雖然我們總是喜歡戲劇性的改變,但唯有穩定的啟發才是有益的。

視頻: 傑尊瑪 顛津巴嫫 —「如何獲得啟發並持續下去」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修行應該腳踏實地

我們必須變得務實及腳踏實地。當我們修持如金剛薩埵本尊法的淨化法門時,不該只是觀想金剛薩埵菩薩正在為我們淨業除障。他並非是外在的大聖者在為我們加持、淨業及救渡我們。完全不是如此。金剛薩埵菩薩其實是我們淨光本心的本然狀態,從未受到染污的自性。迷惑心可以被淨化。當我們通過努力而認證到自心本具清淨時,就可以拋下罪惡感、負面潛力及類似的煩惱了。這就是淨化的運作原理。

當我們在進行上述修持並嘗試將佛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時,必須認知及接受自身的定位。我們不該虛偽地故作清高,而應老實面對自己。

天主教徒如何趨近佛法

大多數的人都具有天主教的背景。當我們親近佛法及開始學習佛法時,大可不必覺得須放棄天主教而改信佛教。無論如何,不將此二大系統混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堂裡坐下前,我們不必向聖壇三頂禮。同樣的,當我們在修持佛法時,也不會觀修聖母瑪麗亞,我們觀想的是佛陀的聖相。我們將二者個別分開來修。上教堂時就只是上教堂,修持佛教的禪定打坐時,就只管禪定打坐。二大宗教間當然有很多的共同點,如對慈愛心、助人為本等等特質。所以在基礎上是毫不矛盾的。若我們修持慈愛、布施、助人等,我們便是個良好的天主教徒及佛教徒。在最後,當我們決意全力以赴以達致靈性上的進展時,我們便須有所取捨了。若我們想爬上某棟建築物的最頂樓時,我們不可能同時使用兩個不同的階梯,這個例子應該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此道理。若我們只在基層活動,如在大廳逗留的話,那是無礙的。我們不需顧慮太多,兩者中皆能獲得助益。

避免錯置忠誠

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時,我們必須小心慎重,別把自己本有的宗教歸為劣等或不好的信仰。這可是大錯特錯之事。那我們就變成反天主教的狂熱佛教徒了。那些忠於資本及民主主義者何嘗不是如此?一種名為“錯置之忠誠”的心理機制正在操作。那是一種想要忠於自己的家庭、背景等等的傾向。雖然我們已不再信仰天主教,我們仍想對其忠誠不二。若我們對自己的宗教不忠不誠,將之歸類為“劣等”的話,我們會覺得自己糟透了。由於這種感覺是極不好受的,於是我們無意識地認為自己需要忠於與自身背景相應的事物。

我們無意識地對自身背景中較不具效益的某種特定層面表現出忠誠。舉例而言,我們可能已拒絕了天主教的信仰,但仍把對地獄強烈的恐懼感帶入佛教。我有位朋友曾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後來卻成了虔誠的佛教徒,並因此感受生存危機。 “我放棄了天主教,所以我將墜入天主教的地獄中;但我若放棄佛教而回歸天主教的話,我將會墜入佛教的地獄去了!”這聽起來可能有點滑稽,但對她而言可真是個嚴重的問題。

我們經常無意識地把天主教中某種心態帶入佛教的修持中。最普通的例子是罪惡感及對奇蹟及救世主的企盼等。若我們沒有修行,便會覺得自己“應該”修行,若不如此,罪惡感便油然而生。這些觀念對我們而言是全無益處的。我們一旦產生如此心態,便該立即察覺。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背景,對其正面價值加以認可並忠於它們,而不是對其負面特質投入太多的心力。與其認為:“我已繼承了罪惡感及對奇蹟的企盼追求,”倒不如想:“我已從天主教中汲取了愛、布施及施貧濟苦的美德。”

我們也可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們的家人。我們可能否定了他們,但同時卻無意識地忠誠於他們的負面特質而非正面品質。舉例而言,若我們能對自身天主教的背景心懷感恩的話,那我們便可以在修行路上大步向前邁進,不再與過去種種產生心靈上的衝突及負面情緒。

認知此類心理機制是相當重要的。若我們認為自己的過去,例如家庭、與生俱有的宗教或其他事物皆是負面時,我們也將採取負面的心態對待自己。另一方面,若我們對自己的背景與過去懷有正面之認可的話,那我們對待自己的心態也當是正面積極的。這將使我們的修行之路變得更為堅定穩固。

總結

在修行上,我們必須細水長流,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雖然古賢有云:“聽聞教法後需立刻付諸於行”,但當我們聽聞了高深的教理或領受了密續灌頂後,必須細加抉擇:是否太眼高手低了,還是適合融入目前的修行?若教法太深奧的話,我們必須明白有哪些是修行的必備功課及先決條件,然後老實地依道而修。簡而言之,正如我其中一位上師-那王達毅格西所言:“若修的是玄幻奇妙之法,得到的便是幻想綺思之果;若修的實際又腳踏實地的話,那所得之果也必是實際與踏實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