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衡方式來接近佛教

有些人是屬於智識型,而有些人偏向情緒型,另有些人則是虔誠型。但是無論我們各自為何,都需要在佛法修行中進行三者平衡之法,以從中獲得最大利益。

三大方式

有些西方人親近佛法是為了:

  • 滿足個人對異教的企盼心
  • 等待奇蹟療癒的出現
  • 跟隨潮流
  • 對某個富有娛樂性的導師之人格魅力感到莫名興奮,猶如對佛法上了癮一般
  • 即使他們以上述某種方式起始,有些則對於佛法具有真誠的興趣。

即使我們的目的只是想獲取資訊,親近佛法的方式一共有三種:

  1. 理性的探索
  2. 感性的訴求
  3. 虔誠的信仰。

我們會採取何種方式有賴於:

  • 精神導師
  • 他/她所教導的內容與方式
  • 文化
  • 個人之傾向。

從佛法的角度而言,上述三大方式可以是成熟或幼稚的。

理性

以不成熟的理性方式來探求佛法之人常常為瑰麗的佛教系統所吸引而歎服。他們想學的是有關哲理及心理學的知識及其複雜層面,並產生“興奮”的雀躍感;但卻不把教法融入自身,從未有過真正的體會。這 種人缺乏敏感性,常有情緒上的障礙。

相反的,具有成熟的理性者,在學習佛法上會探求其真實意,目的是為了能完整地理解教法,並能正確地融合及落實在生活中。

感性

以非成熟的感性方式,行者禪修的目的只是為了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或感覺舒服一點,例如修持對一切眾生的慈心觀等。這些人只想看到佛法中“美好”的一面,不想觸及如:苦、下惡道之轉世、體內不淨等過程。他 們對自己的煩惱及態度都缺乏認知,也不想去摒除它們,對佛法的理解也是膚淺的。這類人多半屬於極度敏感及情緒化的類型。

成熟的感性學佛者會認真對待自身的煩惱。並加強培養出正面積極的心態。

虔信

不成熟的虔信者只思考諸佛菩薩及上師的至善至美之處,並為此覺得自己是卑微渺小的。因此,這類人向上述聖者祈禱,把他們當成是佛教“聖人”,並不想為自己的成長負起責任。

成熟的虔信者則參與並運用儀軌法事,從中獲得啟發,以達到自我成長及淨化的目的。

三心之平衡

我們必須將上述三種方法達致平衡,以便理解佛法,在感受上有所覺知,且又能獲得某種啟發。

舉例而言,感性的人必須學習理性的學佛之道。他們必須了悟到當他們無法產生對他人的慈愛時,他們可通過思維及理性的分析而產生慈愛的覺受。

理性的學佛者則須學習感性之道。他們必須明白緊繃的心思將使自己變得冷漠不仁,對他人乃至對自己而言不會是種舒暢的感覺。因此,他們必須讓心思澄明安止,讓自己與內心的愛心產生共鳴。

虔信淡薄者須學習虔誠信仰之道。他們必須了悟到在情緒低落消沉時,自己必須有能力開展出應有的能量。

另一方面,虔信之學佛者亦須在智性上不斷成長。當他們未能明白生命中的變故時,他們必須明白單單從法事儀軌中取得安慰及力量的提升是不足的。

三種方式及儀軌

對感性者而言,儀軌為“感覺”提供了表現與形諸以外的形式。對理性者而言,儀軌則能讓他有種“常規性”及持續性的感覺。況且,在未理解前便先投入於儀軌中,如同在未理解藏語前便持誦密續藏文法本,能 起降低我慢的效果。這類我慢指的是“除非你先向我解說使我明白,否則我不會修持任何的法門”的想法。

與精神導師間的關係

我們與導師間的關係亦以上述三種成熟或不成熟的方式展現。

就不成熟的方式而言,智性人喜愛與導師爭吵;感性人狂戀導師;虔信者變成了喪失自我的奴隸,在行為思想上等著導師的指示而奉命行事。

若以成熟的方式展現,智性者會發現其導師在知識上能使其深受啟迪並感受到挑戰性;感性者則會被導師深深感動,而虔信者則會從導師處獲得啟發激勵。

不管是僅為此生利益而修持的“輕鬆佛法”(Dharma Lite,即指淺化及暫時性的佛法),或是修持“真實佛法”(The Real Thing Dharma,即 指純正的傳統佛法)以求輪迴之解脫及成佛,成熟的學佛者將能平衡上述三種學佛的方式。

[又見:輕鬆佛法和真實佛法的對比。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