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转向佛法的四种思想

开场白

我想通过一系列开场白来开始我们的课程。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平静下来、形成合适的心境进行禅定或聆听佛法教授的方便(方法)。要完全深入一件事,就需要我们慢慢地、恰如其分地予以深入。这正是开场白的目的。

形成合适的心境进行禅定或聆听佛法教授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我只是选择其中之一。这个方法就是从数呼吸次数开始。在工作、旅行过程中,当我们在情绪上或精神上很不集中时,先平静下来进入一种平和状态很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放松。这样做的方法是,我们正常地通过鼻子进行呼吸,即不要急促、不要迂缓、不要深吸、也不要太浅。每次呼吸是这样的,首先呼气,接着稍微停顿一下,因为如果稍作停顿,我们自然就会吸气重一些。在吸气的时候,我们心里默数一。接着,不要屏气直接呼出去。这样呼吸十一次为一循环,根据我们的呼吸速度,这样循环往复二至三次。这些计数并不重要。我们可以数到任何一个数,不需要对此抱某种迷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用它占据我们思维中的语言能,这样我们在呼吸的时候就不会心有旁骛。现在,我们一起这样做。

一旦平静下来了,我们就努力使我们的能量、思维以及情绪以积极的方式运行。我们可以通过肯定动机做到这一点。我们为什么来这里?来到这里或通过禅定,我们想得到或想完成什么?我们在这里为了学到更多的方法,从而使之有助于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娱乐、享受、或者知识。我们到这里为了学以致用。在做禅定时也一样。这不是为了放松、或一种爱好、或一项运动。我们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培养有益的习惯以用之于生活。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讨好老师。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这是饶益的。我们想听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东西,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更加熟练地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不是仅仅为了过的更好一些,而是努力不懈,最终摆脱缠身的所有困难。我们想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成佛的方便,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在再次肯定动机时,我们不仅观照在此次教授中的所为,观照其终极目的同样重要。尽管我们的目的是获得解脱和觉悟,但这不会一夜成就,奇迹也一般不会发生。佛法也不是奇迹。我们不会学习一下子使我们摆脱所有苦难的魔术。通过学习一些方法,我们的一切就会一日好似一日,不是这样。我们需要现实。从现实的角度讲,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我们知道生活中的情绪和事项有起有落,而且会继续起起落落。从长远的视角观照,我们希望事情会变好;但从每一天看,我们时日艰难。我们可能一蹴而就地再也不会神情沮丧。如果我们走进佛法方便的学习,在禅定和日常生活中以现实的、实实在在的态度加以实践,我们就不会沮丧泄气。即便生活中出现真正的困难,即便我们仍然身心沮丧,我们不会被生活摔出轨道之外。这就是我们的动机,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对来到这里听讲、禅定、修持之结果的理解。

通过不断回顾和思考使我们记住这点非常重要。例如说,我们在做禅定前非常沮丧。我们通过研修佛法和禅定摆脱这种沮丧,而不是从食物、朋友、性、电视或啤酒那里得到安慰。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倍小心,不要想着来点儿海洛因之类,好像那样我们就可以坐下来幻想,感到快乐兴奋,所有的麻烦随之而去。即便有这种所谓快乐,我们也要持怀疑态度。如果能够正确地进行禅定,我们当然会感觉到好多了。但不会使我们感觉到百分之百地好了。除非我们取得了超级进步,不愉快的心情能够归于原初。正如我常常重复的一句话,“你对轮回有何期待?”

在再次肯定动机时,我们说,“好的,我这样做是因为对我有帮助。我要努力加以正确运用,帮助我摆脱困境,最终饶益他人。”我们是否从现在起的半小时内感觉到好多了并不重要。这并非我们关注的重心所在。我们在生命中沿着某一个方向前进,而当前所做正是为了在这个方向上更进一步。这个方向直指皈依。每次听授佛法或进行禅定,我们就沿着这个方向又前进了一步。我们不停前进,不管有几多起落。这就是现实主义。让我们花几分钟时间,对此加以肯定。

接着,我们有意识地决定了要做禅定观想。这就意味着,如果注意力游移,我们就要使之回归;如果昏昏欲睡,我们就要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为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更清楚,我们要坐端;为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更清楚,我们可以运用照相机聚焦形象化处理方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精妙的调适。首先,如果我们感觉身体有点沉重、能量太低,就可以提升体内的能量。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集中意念于双眉之间,头上仰、保持平衡。

如果我们感到有点压抑、体能能量流动有点狂躁,我们可以降低能量。我们双目下视,集中意念于肚脐,头依旧保持平衡。正常吸气,直到憋不住时再呼气。

导论

今晚要求我讲一讲开场白的另一个方面,即让思维转向佛法的四种思想。具体而言,这四种思想是:

  1. 理解此生的珍贵;
  2. 死亡和无常,此生是一次珍贵的机会,我们现在据此拥有的所有机会不会长久永存;
  3. 业力(业)和因果报律,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经历;
  4. 轮回的缺点,无法掌控的转生。

如果我们理解了作为人类的宝贵此生而拥有的机会;如果我们认识到此生不会长久永存、我们终将有死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我们知道了到我们的行为会对我们此生及来世的生命具有塑形作用;因为它产生于因无明而所做的行动,所以如果我们认识到不管我们将来经历什么, 我们会遭遇很多困难和苦厄,那么我们就会将心思转向佛法。

皈依的安全路径

让思维转向佛法是什么意思呢?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皈依。皈依不是第一次走进佛法中心后做的某种事情,这一点很清楚。皈依并不是加入某个社会团体或佛法中心。皈依是一种很高级阶段之事,要求有着合宜的思维状态。我发现语汇“taking refuge”(求助)表达并不充分,并给人一种有所误导的印象。在我们的语言中,它暗示了一种消极的事 – 我们走到一位比我们有能力的人跟前说请拯救我、保护我,我们因之得到保护。我们自身这边就无事可做了。这并不是佛教之言说。佛教说的是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定位一个积极、安全、正当的路径。这就是为什么我称之为取一条安全的路径。心怀诚挚坚信在生活中取了这一路径之前,我们需要持有这四种态度或四种理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这一路径有所认识。

这条路径是什么?是佛、法、僧三宝。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常以一种非常基本的方式去观照。我们认为佛法是教义,佛就是根据他自身的觉悟或通过言语给予这些教义者,僧指类似佛教徒的教堂或佛法中心之类的集合体。僧的实意并非如此。我们所讨论的僧指那些成就极高的实践者,他们对现实拥有直观的认知、已经行进在解脱和觉悟的正途上。即便我们说,“我正走进佛陀所教授的、伟大的实践者们正在修习的佛法教义”,这样一种对三宝的基本理解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择取这一路径的稳定基础。

那么,坚信取了这个正当的路途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对佛、法、僧有一种更加细致的理解。理解越细致,方向越坚定。意思是说,关于皈依的整个主题我们不应该小而化之。“我第一次刚走进佛法中心就做了皈依,现在我脖子上就戴有红线圈。”皈依是这样一个主题,它需要我们在这一路径上前进时继续努力深入。生活当中,越深入这一取径,我们在灵修之道上越步履稳固。

现实的方向通过佛法之宝表现,它必须在四圣谛的语境下被理解。四圣谛是一个开悟者证见为真实的四种现实。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圣”是缘于有些人对梵文词汇arya(圣贤、尊贵的意思)的翻译。我们直视真实,就会看到这四种现实。第一种现实就是生活中的困难 – 这些困难到底是什么呢?然后,我们查看这些困难的真正原因。然后,我们查看生活中的这些困难及其原因的终结。然后,我们认识到思维有一个路径,换句话说有一个理解的途径,它会通过去除问题的主要原因 – 无明 – 实现对现实的理解。去除了问题的原因、无明,我们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和第三圣谛表明了真正的方向。这就是现实的皈依佛法。如果不以术语来说,我们现实的目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所有问题及其原因将被清除、一去不返,包括为之所创、而且由之所出的思维状态。当所有的困难和缺陷被消除殆尽,我们就拥有了能够发挥自身所有能力这样一种思维状态。

佛法的取向是什么呢?它是解脱这样一种状态、它是觉悟这样一种状态。解脱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所有苦厄及其因子全部终结了;觉悟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能够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人、阻碍我们如此行事的一切被一劳永逸地消除殆尽。佛就是完全达到上述两种状态、并向我们开示如何去做者。他们根据自身的了悟以身说法,并给予我们以次第教导。僧就是那些至少获得对某些问题及其因子的解脱并继续精进努力者,因此他们已经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

通向佛法之门

为了让我们的思维和精力转向解脱和觉悟,我们必须了解两件事。我们必须要明白解脱和觉悟的实际意义。它们不只是绝妙好辞。其次,我们需要有确实能够达到解脱、获得觉悟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能够达到解脱、获得觉悟的信念,为什么要为此付出努力呢?我们如何获致这种信念?引领我们到这种信念的步骤是什么?

萨迦派大德索南孜摩写了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名叫《佛法入门》,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需要三件事。第一件事,我们需要认识、了解我们生命中的苦和难。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如实地观照自己,判断我们此生会如何。第二件事,诚心发愿摆脱这种苦厄,而不是仅仅“尽量做好它”,而是确实想着从中解脱。第三件事,懂一些佛法知识,这样我们就有一定的信念,相信佛法会向我们开示出路。这种信念只是建立在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的循循善言上。我们必须对佛法以及佛法如何引领我们脱离痛苦有切实的认识和了解。

出路是什么呢?就是达到解脱、获得觉悟。佛法以第一个圣谛 – 苦为基础,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达到解脱、获得觉悟。这就是索南孜摩所说的开始,即认识苦难。这些苦难都有一个原因。这些苦难有所从来。要做到消除我们的苦难的原因,即第三个圣谛,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理解的路径;这就是第四个圣谛,即去除无明。

要获得能够消除我们苦难之原因的正信,并非如探囊取物般容易。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不停努力。我们一定要努力了解正信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符合逻辑的方法开始。现在,我们在无明中经历人生。例如,我们自以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是宇宙的中心。因此,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要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变得贪婪、一意孤行。我最重要,所以其他人要关注我、爱我。如果别人不关注我、不爱我,我们就暴跳如雷。

我们可能受人喜爱,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世界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受无明所蒙蔽,我们以为每个人都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走入另一极端,认为如果别人不爱我们、或者不关注我们,那么我们自身一定有什么不对、我们不好,这样就没有什么自信。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饱受苦厄。我们饱受心理痛苦,而这一切源于无明,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事物的发展要随我所愿。

佛陀说,通过去除造成这种苦难的无明之态度,我们就有可能去除经历的所有苦难。什么能够去除这种无明呢?理解。如果我们理解了自身以及世界上其他人如何存在,我们就不会困惑于此(无明)。理解和无明不可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同时共存。理解是无明的真正敌手。既然我们不可能同时二者得兼,那么哪一方会取胜呢?如果我们考察无明,考察越仔细,我们就能够认识到,它确实经不住分析。我真的是宇宙的中心吗?哦,不是的,因为别的任何人都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理解作出考量,它确实经得起分析。没有人会是宇宙的中心。它的意思就是说,不会有人比别人更重要。没有人是其他所有人注意力的中心、并受到所有人的喜爱。人们对此越加考察,越会感觉这颇有道理。这不仅在逻辑上、从经验和对生活的运行看,确实是这样的。

在进行考察时,因为理解能够被确证、而无明土崩瓦解,所以理解不仅会立刻取代无明,而且能够一劳永逸地去除它。理解了宇宙没有中心,我们就会明白,不会人人关注我们、喜爱我们。佛陀都没有得到人人喜爱和关注,怎么会对我们如此呢?这个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不要灰心失望。如果别人对我们不闻不问,这不碍事。我们在轮回中期待什么呢?因为没有灰心失望,我们就能够以温暖、友爱、理解的心态与人交往,而无须担心对方是否听我们的话或喜欢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心尽力。这样,在更加坚信确实能够得到解脱和修成觉悟方面,我们就达到了起始水平。这样,我们就在得到解脱和修成觉悟的取径上不会心浮气躁。

倒序列中的四种思想

让思维转向佛法的四种思想在一种更较深入的层次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到目前,我们根据走进佛法需要的三种基本思想:苦难、脱离苦难的意愿、对能够脱离苦难的信念,讨论了在有关获得解脱和觉悟的可能性方面,如何能够获得正信。让思维转向佛法的四种思想实际上将我们的思维转向了这三种思想,尤其是当中的第一个思想,即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四种思想的最后一个是对轮回的厌倦,这是对生命中诸问题和困难的真正认识。为了详细了解每一步骤的顺序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进行倒序叙述。

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呢?佛陀给我们列了许多清单,但更明确的一列清单中包含了三项。我们可以称之为三种类型的问题。第一种是外在的苦难:痛苦和不快乐,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大多数人很容易就能认识这一点。没有人喜欢不快乐,人人都想摆脱它。

第二种是变迁。这里指我们通常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受到无明的沾染。这种体验变动不居,不会持久。例如,我们吃东西时因为吃饱而感到高兴,但是这种高兴不会永远持续,我们再次会感到饥饿。是什么问题呢?问题不是快乐不会持久。那只是这种快乐的本质。拥有对空最深沉、最直接的领悟并不能改变这种快乐并非永恒的这一现实。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改变它。它变动不居这一现实可能使少一点失落,但问题并不在此。这种快乐的真正麻烦在于这一不确定因素:我们不知道它结束后,接下来会是什么。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好时光结束了,我们不知道此后我们会感到快乐、疲倦、不快乐还是别的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麻烦所在。只是在这种瞬息的快乐后面随波逐流不会对我们有益,即便我们有短暂的快感。它不仅不会消除我们的所有麻烦,还会使我们处于一种真正的不安全感之中,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茫然无所知。

第三种是综罗万象的麻烦。这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躯体、思维、情绪会使我们所有的麻烦持续长存。我们的躯体、思维、情绪是自我持续的。我们有这样一种躯体。我们必须得一直喂养它、保护它。吃的时候,快乐并不持续,我们得不停地吃。这真乏味。我们和某人的关系陷入某种困境,但我们浑然不觉,于是受到伤害,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无明生生不息。这个人看起来不是我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于是我们就找啊找,找另一个人。不安全感不停涌现。这才是真正的麻烦:它反复不停。理解这三种苦难就是第四种思想 – 苦难的不利之处。这也是四圣谛之首,即苦谛。

理解轮回的不利之处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第三种思想,即对业力和因果的理解。这就是轮回之苦的原因。这也是第二圣谛。那么,我们为什么经历那第一种类型的真正麻烦,即所谓外在的苦难呢?因为恶行。我们因为无明而行恶行。我们不理解我们行为的结果,或者认为这些行为是无结果的。

第二种类型的真正麻烦是变迁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理解轮回,才能理解为什么要经历这些的原因。如果我们理解轮回,我们就能理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非常复杂。我们业已做出了如此多的事,包括善行和因为无明、无所开端地所做的恶行。我们可能会自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因此随心所欲与人友善或与人不善。我们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善行或恶性的业力潜势。因此,我们体验短暂的快乐 – 它来自积极的业力潜势。不久,这种快感结束。接着怎么办?无数的业力可能性在有待成熟。接下来成熟的是哪一种呢?这并不简单明了。它基于诸多不同因素:我们的态度、环境、他人的行为、我们的健康状况,等等。难怪不存在确定性,难怪我们对轮回的经历有起有落。十二缘起描绘了摩羯和无明如何使得轮回循环不息。深刻理解了业力时,我们就理解了业力起起落落、自我持续的机制,即理解了综罗万象的麻烦。

让我们的思维转向佛法的第三种思想使我们的思维状态进入这样一种理解,即为什么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是什么促使我们的思维去这样进行思考呢?对死亡和无常的认识。我们的寿限是不确定的。这是让我们的思维转向佛法的第二种思想。如果我们严肃看待死亡和无常,认识到各种情境在基本层面上并不持续长存,那么我们就能开始真正领会这方面的佛法教义,这些教义会向我们展现事情发生在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性。

给我们带来对死亡的思考的是什么呢?珍视我们现在拥有的生命和机遇 – 即作为人类的宝贵此生。因此,思考我们现在的宝贵人生是让我们的思维转向佛法的第一种思想。

结语

通过这样一种倒序叙述,我们能够认识清楚后起的每一种态度如何从前一种态度中产生。我们能够通过逻辑顺序从一开始依次予以解释。这里,既然各位大多数人对此已经有所研究,我的目的是通过倒序的形式,表现每一种思想是如何建立在前一思想的基础之上的。顺序地看,我们在业力的基础上,思考的依次为宝贵的此生、它的有限、身后之事、来世。即便我们降生在一种有利的情势下,麻烦依然多多。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想摆脱苦难。因此,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佛法确实能够教示我们以出路、我们确实有可能从麻烦中解脱并获得觉悟。这就引领我们步入正道、培养菩提心,从而使我们能够为了饶益众生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达到觉悟的精进修持当中。

反之,正如我们所见,为了在我们的生活中铺设正道和菩提心,我们要有能够消除苦难及其原因的坚定信念。为此,我们需要理解无明的本质、懂得如何清除无明。为此,我们需要认识生命中的诸种困难以及轮回的诸种困难 – 麻烦和不确定性的反复。这种不确定性是因为业力之故。从不确定性开始考量,我们首先在死亡这一基本层面对此作出思考。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充满机遇的生命,我们不想失去这一生命 – 如果我们不以此为念,我们就不会担心死亡。

无论我们顺序还是倒序地观照这四种思想,它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坚定所走的道路,从而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自助也助人。

问答

不确定性是如何进入尘世俗务、如何嵌入“如果我们有了这个或那个,我就快乐了”这样一种想法的?

这取决于我们认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如果我们想着“如果我能够修得觉悟,我就快乐了”,那么这种想法和想着“如果我拥有一个完美的伴侣,此生就会永远快乐、不会有任何苦难”就截然不同。如果我们寻求完全消除痛苦从而使之用不再来 – 巧克力、伴侣、性不管是什么,那么我们总是会受到挫折。然而,如果了解所谓平常的快乐是什么,我们就能够以此为临时性的目标。如果我们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快乐,就可以以之为助缘以更进一步。这就是为什么道次第的共下士道(初始之道)的目标是幸运的转生(生善道)。我们需要以普通的世俗快乐作为修得解脱与觉悟的助缘。这一切在于我们认识那些常见的快乐类型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对此加以夸张。我们需要脚踏实地。

结论

根据这四种思想来修持非常有益。它们在以下意义上被称为预热,使我们进入一种恰当的思维状态从而坚定地走进正道,就如同为了使我们有良好的思维状态来听课所做的课前准备活动。那么走上佛法之道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专业术语加以探讨,但还是不要在那种层面上来说吧。走上佛法之道的意思就是确实坚信我们所做的,并全心全意都投入其中。否则,我们就不是很坚定。我们可能作为兴趣偶尔为之,或者心不在焉,只是随大流而已。

真正投身其中需要改变态度。这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观照人生,需要我们切实认识生活情景,认识到当中充满麻烦和困难。珍视宝贵的人生、懂得此生并不永存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麻烦,这些麻烦基本上都是因为无明和业力之故。即便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了快乐,但这并不令人满足,因为它不会持续永存,我们也无法保证我们能处于身心愉快之中。只是有时候感到快乐是不够的。

我们可能知道相互之间关系失常了,但是因为这些关系在开始阶段充满激动与趣味,我们就进入了另一种关系状态,知道我们或者别的什么人会搞糟这种关系。于是又进入另一种关系,接着再进入另外一种关系。最终,我们对此感到厌倦了,“我真的想结束它!”我们坚信能够结束。基于这种信念,我们就能够为结束这种关系作出现实的努力。

刚刚步入佛法之道时,我们需要努力获得暂时的快乐,因为这会使继续前行变得更加容易。但是,我们的体验会有起有落。除了找意中人,我们还可以进入某种并不会完美的关系之中 – 在那种层次上它永远也不会完美 – 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以更进一步。对金钱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毕生就是为了赚钱,那么永远不会结束。

我们确实需要一定量的物质享受以为生活,同样,为了给自身造就饶益的助缘,我们需要一定的激情、爱和友情。与伙伴的关系永远达不到完美。银行存款的数字也永远达不到完美。在家里拥有的舒服永远也不会完美。这就是变迁之难题。努力要想这一切达到完美无异于以头撞墙。当我们拥有足够的上述东西可以满足我们的精神生活时,我们应当立马如此行事!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要从并不完美的水平上为确实能够达到的目标进行努力:解脱与觉悟的终极境界。我们能够从思维中去除无明,即我们能够消除痛苦。这就是志趣所在。这样,我们就会快乐,也能够使他人快乐。通过总想着得到完美的伴侣、努力想平息我们的愤怒,我们有这个更能帮助别人吗?

视频: 明就仁波切 — 「成功的人生」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献词

让我们通过一则献词结束本次讲座。愿我们的理解能够日益深入,使之给我们逐渐留下深刻印象,增加我们积极的潜势,这样,我们能够根据上述四种思想观照事物。愿我们在人生的正道上更加坚定,使我们最终能够获得解脱与觉悟以饶益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