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义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实践

通过互联网等技术,信息时代伴随着像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络以及手机文字信息,进入到了社交媒体时代。这改变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再加上使用苹果机,整天听音乐,以及视频游戏的日益激增,所以很多人不管在哪里、不论白天黑夜,与音乐、游戏、文字编辑和社会网络都相联系。所有这些发展带来有利和有害的副作用。不管哪种情况,这些发展都对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我想探究一下,对于来自这种社会变化的情况,佛教如何可能增加饶益而减少危害。所以,让我举出一些这种社交媒体的饶益之处,然后再指出一些存在的不利之处,以及面对这些发展,佛教应该贡献什么。

视频: 确尼泰勒博士 — 「社群媒体跟自恋心理」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面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武器增加、全球性经济衰退、失业等等,人类常常感到微不足道、毫无能力、孤立无援。而社交网络,例如脸谱,能够给予他们这样一种感觉,即,他们的所做所思确实有效 – 对于这样一群朋友,他们对他关于日常生活和想法的发帖通过点赞予以回应。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他们感到如此无能为力的世界,这似乎肯定了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重要性。

但是,“点赞”这一特殊行为的不利在于,会给出自以为是的错觉,并且会培养自恋感。另外,“点赞”可能极其肤浅,其实并没不意味着什么。此外,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在脸谱页面上收到的朋友的数量和“点赞”的数量要比朋友的质量和真诚度重要的多。[而如果他们收不到任何“点赞”,他们就感觉到崩溃了。]通过发布你身上发生着的最寻常的事情,例如你午餐刚刚吃了什么而你很享受它,通过乏味无聊的聊天,它还大大增加了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的浪费。当然,无聊的聊天是佛教教义中言语行为的四种破坏性行为之一 – 即以无聊为有意义。

因此,就此而言,佛教需要贡献什么?佛教是关于悲悯的一种禅定,强调我们如何样完全依赖一切有情众生的友善。我们吃喝享受的每一样东西来自别人的工作。因此我们处在相互联系之中。这是一个事实。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包括我们自己的,都依赖于并贡献于别人的生命。给我们种粮食的人、运输的人、筑路以供运输以及造车的人、销售的人、等等 – 一切相互联系着。我们不需要朋友为我们享受了午餐说“点赞”,以让我们感觉更好、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或者确立我们的存在。我们确实存在着,我们相互联系着。

在佛教哲学中,通过指出我们称之为约定俗成的“我”和虚假的“我”之间的差异,我们能够感受到,与他人相联系仅仅是事实而已。约定俗成的“我”只是 – 我在这里;我坐着;我在说话;我在吃饭;我在睡觉;如此等等。而虚假的“我”是这样一个被虚夸的“我”,自认为非常重要,每个人必须得知道我午饭吃什么了;这样一种自以为是,一个巨大的实有的自我:“我”。所以佛教指出,尽管约定俗成的“我”…… 当然,我们确实存在,但是这个被虚夸的“我”是一个幻象。它只是一个投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再次确认并远离这种夸张的强调、这种自恋式的强调“我所做的一切都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感兴趣”,而只是重新肯定“我当然存在”,那么我们就认为与他人联系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并认识到这个事实并不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实有存在的巨大的自我 – 一个实有的“我” – 是自以为是和自恋的关注点。我们认识到约定俗成的“我”存在着、并不需要肯定加以证明,就此而言,我们的安全感越多,我们就不会去寻求别人的肯定。

另外,佛教教导我们要更加真诚。不是仅仅一个肤浅而无意义的“点赞”,为了能够用任何需要的方式帮助他们,给他们可以写的更加富有意义、更加深刻。如何真正与人交流,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句无聊的“是是,这很棒” – 你知道的,只是摁下键说“点赞” – 并不真正联系别人。想着这多么重要,因为十多个人关注“我今天中午吃了什么”而感觉更棒 – 最终,一个人会认识到,这非常无聊浅薄。

这种社交媒体的另一个饶益在于那些离群索居的人 – 只是上班回家、独自生活。社交网络能有助于他们感到是群体的一部分。这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培养一种快乐感。毕竟,作为人类,我们是社会性动物;这一点非常重要,即,感到是群体的一部分。而它的弊端在于,我们与认为所属的一群朋友可能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联系,而且这一群朋友可能是因为某种极其些微的东西而聚合在一起的。

佛教强调灵性朋友的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感到自己是群体的一部分。当然,这一点,我们在寺院就有。在全世界的佛法中心,我们就有这一点。但是并非确实需要我们归属于一个佛教群体或者灵修群体,我们是因为正性的价值和对帮助别人的努力而聚在一起的一个群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属于一个社交网络,如果它是通过我们可以共享的某种积极的事、某种富有建设性的事凝聚在一起的,那么这会更加富有饶益。

社交网络的另一个饶益是,能够让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联系,知道家里每个人在做什么,每个家庭成员。在亚洲家庭这一点尤其有帮助作用;在亚洲家庭,人们的认同常常基于整个家庭而非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在亚洲家庭,年长者总是认为年少者几乎就是自身的延伸。因此,通过脸谱网之类,整个家庭会感受到人人都知道每个人在做什么。这一点很有帮助。但是,它的弊端是,我们可能很容易失去所有的私密性。尽管我们可能只是和一个人通过脸谱或者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有时候我们写 – 我的意思是,在脸谱网上尤其如此 – 有时候我们所写的内容,即便我们表明这应当是私人的,但是会被有些接受者不经过我们的许可而公开传播。至于私人信息,短信和电子邮件更加适宜,但是短信很可能又会堕落成仅仅是无聊的闲话:写成连篇废话。

佛教教导我们培养辨别性意识(区别智)。在这种情况下,在何为公开何为私密之间做出区分。立足,在密宗中,我们学会保持一定的教义是私密的或者秘密的,因为别人可能会误解或者错用我们所说的。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的所有一切成为众所周知之事,我们可以讲这种辨别性意识延伸到所有生活领域。这只是一个自我控制的问题。如果你打算把某个东西上传到脸谱上,你必须要乐意,它将会成为公众知识,否则,短信或者电子邮件更好。

让我们转到推特上 – 你知道,在这上面你发出很短小的信息。一个饶益就是,每天从你认为有鼓舞人心作用的人那里收到推特简讯,能够帮助生活离群索居的人在现实中不和别人纠缠的情况下体验到某种人际联系。而弊端在于,你使用这种简讯只是感觉不错,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促使你仿效你认为鼓舞你的这个人或者遵循其言教。每天,有很多人从达赖喇嘛尊者或者大人物那里收到推特简讯。

佛教中,我们知道有上师瑜伽,它让你再次加强从灵修导师那里获得的启迪,目的完全是为了感受你自己的身语意(行为、语言、思想)和上师(菇如)的身语意合而为一。其意义实际上就是努力像导师一样行为、语言和思想;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生活中。所以,这种策略可以超越仅限于灵修者的范围,延伸到你接受推特简讯的鼓舞你的人身上。换句话说,如果每天接受推特简讯有助于你感到联系着某种更有意义的事,那么努力切实融入生活,而不是仅仅以此为感觉不错。

另一个饶益之处是,它让腼腆的人可以用一种较之于亲身去做更加开放的方式进行交流,尤其是他的朋友在国外或者我们用并非我们的主要语言的外语书写时。人们往往在表达时书写胜过口语。而弊端是,它限制了我们亲身交往的能力。我们可能会失去对别人的面对面际遇的感性;尤其是像有些人做的那样,如果我们在聊天室以假身份示人,喜欢关掉我们的设备,或者在收到一个令人尴尬的信息时不愿意回答或者我们感觉并不喜欢他。确实,这是一个大问题。

另一方面,佛教教导我们,不要假装我们拥有并不曾有的品质,不要试图掩藏我们具有的短处。如果我们通过这种社交媒体获得自信 – 但是在对自己诚实的基础上 – 那么,我们需要将它开始延伸到现实生活场景。所以,这实际上对这种社交媒体很有助益:如果它让我们在交际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信,那么就走出去面对面真正去交流;不要仅仅停留在藏在电脑屏幕后。

推特和短信的另一个饶益是,让我们迅速简洁地表达思想,这样我们能够和他们有效地交流。我们无须这样花费,通过电话或者视频聊天与他们交流不可避免需要更多时间。在旅途或者紧急情况下这尤其有助益。我们还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紧急信息。因此,这非常非常有帮助。但是,只用几句话予以表达、甚至拼写都不完全的弊端在于,我们可能失去了完全表达自己,或者甚至好好表达自己、或者维持一个对话的能力。我们专注或者注意力持续的能力也可能因此减短了 – 期间,我们做事可能非常非常快,只是片刻之间。

佛教强调,为了帮助他人,能够进行富有意义的交流和与人友好,这非常重要。因此像推特这样的东西,这里限制了你写一则信息的字数 – 它能够训练我们在实际境况中直指要义,淘汰无关的赘语:直达要点;而不是围着它绕来绕去。但是,我们必须要当心 – 因此同样通过推特 – 我们可以直达要点,而不是涉及我们并不真正交流的东西。

因此,在帮助我们能够更加聚焦、看出一件事物什么是关键要点方面,佛教方法丰富多样,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种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的禅定方法。我想,这将会成为佛教在将来很有希望做出贡献的重要的东西。即便如果你在看新闻,例如,你看到新闻播报员在说一件事,接着在底部新闻简讯在说别的什么东西,有时候在屏幕上你看到两三件事情在同时进行,这很难让人做出聚焦、做出专注。人们的注意力一点儿在这儿,一点儿在那儿,图像和信息变换的非常非常快。所以,这非常非常有损于专注力。但是,正如我所说,如果人们在自我发展上真的想走得更远,那么佛教对培养专注力将尤其管用。实际上,因为受到媒体减短了他们的注意力幅度之影响,人们可能将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我一定要为此努力。

另一点是,有了连接互联网的手机,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交流,能够在任何时间到达任何地方。它的弊端在于,由于它本质就是屏幕上的闪光,这些电子仪器吸引并吸收了你的注意力,让你变得对此沉迷。有一种陶醉感。这很难……在柏林的地铁道(我们称之为城市轻轨),他们在每节车里安装了电视屏幕(实际上是两个电视屏幕),播送新闻、广告、天气,诸如此类。它让人有种好奇,即便你不想看它,它就是吸引你的注意;有点像我们是虫子或者动物或者什么 – 闪光,于是很难不去看这个东西。

因此,同样如此,手机和电脑屏幕也对我们充满吸引,我们沉湎于此。因为他们如此这般地使人上瘾,你就会感觉到必须要不断地查看你的信息,这样你就不会忽略任何事。再加上你总是感到有点儿不安全,从而整天握着手机以获得一种假安全感。这总是让我想起那些带着一个“洛沓” – 装有恒河水的圆水壶,四处流浪的弃欲者 –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必须随时手里要拿着它。整天查看和回复短信和脸谱信息让你浪费很多时间,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琐事。

有了错误的自以为是,我们同样可能会认为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信息或者电话打扰别人。我们同样可能会变得很粗鲁并不喜欢社交;因为即便我们和别人在一起,我们可能在拿手机给别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这在青少年中非常非常普遍。

所以,佛教又教导我们要减少执迷。什么是执迷呢?执迷就是夸大一个东西的优良品质 – 它的益处 – 有时候投射更多并不存在的,而完全忽略负面的品质。然后,你不愿意失去它。这就是执迷。如果我们能够对这种社交媒体的益处更客观一点看待 – 饶益当然存在 – 同时还了解其弊端,那么这有助于我们克服一点儿执迷和你因为有了这些小玩意儿而形成的草率行为。

佛教还教导我们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拿无意义的闲聊打断别人、浪费他们的时间。当你看无意义的闲聊 – 无聊之言 – 的破坏性行为时 – 它为什么具有破坏性呢?这不是我们简单地把无意义的看做意义重大,而且我们打断了别人。我们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也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尤其通过无意义的闲聊打断一个正在做一件重要而有益的事情的人,这非常负面、非常有害。所以。如果我们能从佛教中有所学,这将会大有帮助。

另一个饶益之处是,在通常情况下,面对这个世界、社交媒体、苹果机、电子游戏等等排山倒海、复杂艰巨的问题,局限了人们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刺激反应领域。通过这种方式,它提供了远离对世界形势和个人问题的有失望之想的庇护所。这个世界,多么复杂,多么艰难,你伴随着失业而来的个人问题或者无论什么 – 经济困境 – 你被压垮了,你只想和朋友潜伏在屏幕上小小的被保护着的世界,玩游戏。或者不管什么:听音乐 – 这样一些事。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你有点觉着处在一个受到保护的环境里。

嗯,什么是它的弊端呢?弊端是,你并没有真正直面你的问题。这是逃避主义。因此之故,佛教自然提供了四圣谛。毕竟,这是佛教的主要教义;佛陀教义的核心就是直面我们的麻烦,认识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困难;接受它们的现实性,即它们存在着;处理它们,而不是装作它们并不存在。我们怎么样去做呢?我们去看它们的原因。所以,你必须要切实去考虑它,去调查,等等。足够深入,以找到最深刻的因缘,而不只是肤浅的原因。不是将它归咎于一个原因,而是看到麻烦是因为很多很多因缘和条件的大量互动而产生的。然后认识到,真正阻止这些麻烦、消除它们,这样它们就不会再次复发,这是有可能的。

如果我们要进入到佛教修行,我们需要确信的一个确实非常深刻的事情、非常非常重大的一点就是 – 消除这些麻烦从而不再复发,这是可能的。我们这不是在实践轻量级的佛教 – 只是努力减少我们的麻烦,嗯,它们会不可避免地重新发生,因此我只是努力让情况变得最好。这并不是佛教的“真货”。因此,我们努力理解,对这些麻烦获得真正的断灭,这样它们就不再发生,这是可能的。然后,我们看到什么会带来这种结果。什么会带来这种结果,我们通常称之为正道。在这里意思是一种思考、行为、说话的路径,但最基本的意思是一种理解方式,它将完全是我们误解、愚昧的对立物。这样,我们不是因为愚昧而给自己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我们用理解取而代之。如果我们一直拥有这种理解,那么这些麻烦就不会发生。

我们不是通过沉湎于电子游戏或者脸谱网聊天来寻求逃避麻烦,而是要努力直面以对。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临时性地从这些事情中找到一些消遣。佛教教导中这很有趣:它说,如果一个人走向另一种皈依之源 – 嗯,OK,但这是临时性的东西;只是一种肤浅之物。只是不要以此为我们的终极皈依之源。这里,皈依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走着怎么样的方向,以及为了能够克服所面临的麻烦,我们要做什么。

现在,如果我们继续谈更多的饶益:即便一个方面,脸谱和推特这些社交媒体会限制我们涉世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我们很容易向大范围的受众传播信息。例如,它可以用来传播政治和灵修信息。它能让你公布朋友们和其他人通常认为有用的网站链接。因此,它会有助于我们开拓思维,也有助于别人开拓思维。同样,弊端在于,它还可以用来搞宣传和激发仇恨。这是一个确实很严肃的问题,不仅通过推特和这些社交网络,而且一般通过互联网。

我想,这可能是对互联网最大的挑战之一 – 即,有这么多可资提取的信息。我们如何辨别呢?任何一个拥有网页和对此做过一些搜索的人都知道有这种戏法,当有人在谷歌上搜索一个词条时,让你的网页出现在谷歌首页头条。这只是你耍的一个技俩,所以这并不意味着,出现在首页的东西是这一特定词条最优秀的文章。所以,这很严重。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例如在谷歌中键入“佛教”,哦,天呐,存在多少数以百万计的文章和互联网页啊?所以,我们怎么样在它们中间辨别呢?因为很多有可能是垃圾。有些很可靠;有些则不然。

因此首先,从你通过推特和脸谱之类上传和发送内容的视角看,佛教当然强调要有正确的动机。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在佛教中,动机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因为它有两面性。一面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致力于 – 就像古典的道次第呈现(分级的阶段) – 你在致力于一个更好的转生,你在致力于解脱,你在致力于觉悟?动机的另一面是:为什么?促使你想达到那个目标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它是出离心:你已经厌倦了苦难和转生,所以你想解脱?它是悲悯、慈爱、菩提心,促使你想获得觉悟?它是对更低层次(恶趣)的恐惧,看到有一个促使你为更好的转生努力的方法?这样一类东西。因此,有两面。所以,同样饶有趣味(通常这里并不提及)的是,一旦达到目标,你要做什么,那个目标?这个,我想,也是动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达到获得菩提心的目标,我们将尽量饶益或者努力饶益他人。因此,通过觉悟的动机,菩提心把我们带到了这里。

所以,如果我们要在互联网上播发东西,不管它是推特、不管它是网页、不管还是其他什么 – 或者只是脸谱上我们的朋友圈子 – 我认为动机非常重要。我为什么要把它发在那里?我告诉所有人我吃了什么午餐、我喜欢,这样会有什么成就?或者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而它并不好看;我不喜欢?目的何在?这样做你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你为什么要上传它?通过发送这个信息,嗯,知道了这个,它怎么样会饶益每个人呢?因此,我认为考虑这些东西很重要。如果有人在这方面有佛教方面的训练,那么他们能够用一种更加饶益的方式使用这些社交媒体 – 较之于仅仅播发你午餐吃了什么 – 用一种更加富有意义的方式。

这里另一个方面或者饶益之处是,例如在推特的例子当中,人们可以无需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他们而表达其思想。在脸谱上:别的人说:“点赞”或者不。在推特上:没人回应你的说辞。这一点很有帮助,尤其是人们因事感到受挫或者愤怒,只是想向这个世界发泄压抑的感情而并不真想要应对人们对他们的表达有何感想。因此,它的弊端在于,它可能让人们倾诉谩骂,从而又激发仇恨和暴力。

所以,再一次,一切取决于动机。佛教总是教导我们要在说事或做事之前检查动机。同样,就交流技巧而言,它教导我们努力了解我们的受众,运用富于技巧的手段和他们交流。这就是富于技巧之手段的全部含义。在手段上富于技巧确实是它的意思;在交流、在帮助别人的手段上富于技巧。所以,再一次说,受众很重要。如果我只是说:“阿奇,我生活太不顺了。这真可怕”,以及诸如此类,我们的言辞在别人身上有什么效果?播发它对别人会有什么效果?它可能让我们感到有点宽慰,我们可以真正表达这种挫折和愤怒怒,但它当然不会有助于他人。因此,通过佛教的训练,我们关心别人的反应,而不仅仅考虑自己以及需要表达自己 – 不管别人是否感兴趣,不管别人是否得到饶益。

另一饶益之处是:推特能够让我们不断发出信息,把目击的、但可能别的媒体没有报道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让人了解。通过手机摄像头和脸谱,你可以在事情发生的当日发表照片和视频。所以,这非常非常有帮助,尤其在发生战争、抗议、类似事情的困难地带。或者只是播报永远不会成为新闻的事情 – 通常是好事儿而不是可怕的事情。

弊端在于,你同样可以用这种媒体来播报琐事。人们会播报最愚蠢的事,甚至进入到色情文学、暴力、等等。佛教教给我们辨别性意识(分别智),我想这是佛教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辨别性意识不仅仅是在最深刻的区分现实和幻象的层面 – 世界的、我们存在的情景到底是什么 – 做出分别,将此从我们愚昧的投射中区别出来,它还在约定俗成的层面上教给我们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什么是有帮助的,什么是有伤害的。这是我们需要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技巧。

我想谈论的最后一个饶益之处和苹果机有关;所有这种音乐。这在家乡……柏林表现得非常突出,我乘坐地铁(他们称之为城市轻轨),很容易看到80%的人戴着耳机在听音乐。不管什么时候在街上走路,等等,他们听着音乐。因此,根据一个人听的音乐类型,一天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苹果机上听音乐,能够让那些感到身处巨大压力的人保持平静。或者,如果他们玩这种科技音乐 – 非常非常强烈的音乐形式 – 如果他们感到精疲力竭,这会让他们感到精力充沛。因此,这很明显是这方面的一个益处。但是,其主要的弊端是阻止了思考,它也是阻碍思维安静的一个主要障碍。

很多人有我们德语中称之为“耳朵虫”的东西,在你的脑子里有一个旋律或者一首歌,你无法消除掉,它只是不断反复地重播。因此,持续地听音乐当然会真正阻止你进行考虑。而且,如果人们又认为“嗯,如果我要考虑什么事,我会变得消沉。所以我就根本不想考虑” – 这当然无助于任何形式的灵修培养或发展。他们的思维永远不会安稳。在培养别人的时候要确实取得某种进步,我们需要安定脑海里的嘈杂,获得稍微更有意义的东西。

因此,佛教教给我们修持以培养自律。我们如何培养自律呢?再一次,通过思考我们行为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我们就很有可能只会在必要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将它作为通过禅定帮助我们安定的助手。关于培养热情的毅力(精进) – 愉悦地坚持 – 的教导说,要知道什么时候小憩一下。如果你把自己逼的太吃力之类,这会变得很有损害性。因此,你要知道什么时候休息,但是不要滥用;你不要对待自己像小孩子一样,整天休息。你运用一种反对措施 – 就像休息一会儿 – 但是你也要知道什么时候不要用这种反对物。

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用之于听音乐,还有看电视、看DVD之类。正如我多提到的,这种媒体很容易令人沉迷 – 闪耀的光,以及所有这些东西。因此,我们就像动物一样,被它迷住了,所以很难关闭掉。但是,经常管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做出时间限制:我打算听这个或者看电视、或者网上冲浪半小时之类,或者怎么样的一段时间。不管怎么样的一段时间,这都不要紧。

在有关道德自律上,这一点非常有趣。我记得和格西汪陈(他是年轻的林仁波切的导师)讨论过这个,他说主要在于制定边界。当然,对不同的人,边界可能略有差异。因为,如果你看不同作者所著的不同典籍中对破坏性行为的讨论,其解释略有差异;何为破坏性与何为非破坏性的边界略有不同。例如,关于不当的性行为,如果你看一看它的历史,在不同的典籍中解释也非常不一样。格西汪陈所说的是,重要的在于存在边界,说“我想做的就这么多,此外我再也不干了。超过这个界限,我就不做了。”

关键在于培养辨别性的意识,它告诉我们某种情况、某种事情是有危害的、有损坏性的。我只是不打算做它,因为它只会带来弊端。如果我们划出这样的边界,不管是什么边界,来守卫它……当然,在开始阶段,划定一个合理的边界,我们可以合理地予以维护,如果这对我们来说尤其是一件难事,就制定一个较短的时间。你知道,例如我要一周不在网上冲浪,或者不管可能是什么。这是什么,并不要紧。关键在于培养纪律,生活在一个人设定的某种界限之内。不是随意为之,不是某种法律或者某种权威强加于我们的,而是基于我们自身的辨别能力,存在只有害处的一些东西 – 对我自己有害,对别人有害 – 我不想这么做:它只会产生问题和造成麻烦。如果我们维护某种界限,那么你就可以让它严密、再严密、更严密一些,不管我们应对的是什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们需要设定界限。

因此,当我们处理像苹果机和短信之类这样一种具有潜在的让人上瘾的东西时,它们当然有益处 – 不是说它们是邪恶的、如此之类,但是我们明白它的局限之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了解它们的局限并限制对它的使用,在切实有饶益的时候用它们,努力用富有意义的方式用它们……例如就像苹果机:聆听灵修教导,佛法讲座、这样的事,而不是仅仅听着反复循环的音乐,然后又去找另一种音乐之类。努力用一种更富有意义的方式使用它。

这些,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想法。因为,如果我们想投身于佛教,投身于努力让别人得到佛法教义 – 对别人有用、和别人相关 – 那么,我们就需要认识今天的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因为这些社交媒体,世界的变化非常非常迅速、意义重大,面对这种社会发展,佛教如何能够有所帮助,这是我们必须要说的,要认识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