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佛教科学、佛教哲学、以及佛教宗教

达赖喇嘛尊者切向普通听众演讲时会做出一种划分。我认为这种划分很有助益。他的谈论包括这样三种区划:佛教科学、佛教哲学、以及佛教宗教。

谈论佛教科学时,我们谈论的是情绪的科学,思维如何工作,就是他所说的心理和情感的卫生学。佛教对所有各种情绪状态,以及它们如何工作、如何汇集在一起等等,都有着一种非常详细的分析。

此外,还有:

  • 关于我们知觉如何运行的认知科学,意识本身的本质,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的各种训练方法。

  • 对宇宙进化论的非常详细的分析 – 宇宙如何开始的,如何延续的,如何结束的。

  • 对物质和能量、亚原子粒子等的仔细分析。

  • 医药以及体内的各种能量如何运行。

所有这些都在佛教科学的范围内。这是任何人能够从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或者有所获益的东西,科学家们就此举行过很多次的讨论。

接下来,有佛教哲学,第二个分类,它包括这样一些东西:

  • 行为准则。这是对并非必然和宗教相联系的基本人类价值的讨论。任何人都能够从这些基本的人类价值中获得饶益,例如善良、慷慨、等等。

  • 对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详尽呈现。这与集合论、全称命题(一般性)、特殊性、质性、特性有关,它们如何共同运作以及我们如何认识它们等这类事项。

  • 对因果律、原因和结果的详细分析,以及对现实的基本理解和我们的投射怎样扭曲着现实。

因此,全部佛教哲学领域乃是并非局限在佛教徒当中的东西。它同样是人人均可从中获益的东西。

接下来第三类是佛教宗教。这是真正的佛教修行部分,和羯磨和转生、仪式性的修行(如密咒颂持、亲见,等等)这样的东西有关。因此,这是真正的佛教修行部分,是特地针对追随佛教之道的人的东西。

如果我们根据这三种分类来考虑 – 佛教科学、哲学和宗教 – 我们可以查看我们的主题,即这三学(三种训练)如何样融汇入这种语境。

三学

那么这三种训练(三学)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道德规范(藏文:tshul-khrims,戒)。它的意思是克制不去做破坏性的行为 – 因此这种教条让我们如此去做,去停止以破坏性的方式行事(基本上是自我破坏的方式) – 进入到建设性的行为,有帮助他人的教条。这是第一种训练,但它是道德教条和道德自律。这不是我们努力去约束别人的。这不像我们训练我们的爱犬那样。

第二种训练是专注力(藏文:ting-nge-’dzin,定),这是让我们的思维集中,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的思想而经常思维游移。这样,我们的思维就不会迟钝;它会犀利而专注。另外,对专注力来说很必要的是我们还有情绪上的稳定性,这样我们不会因为愤怒或执迷或者嫉妒或者任何与此类似的东西而情绪消沉。因此,我们需要思维稳定和情绪稳定。

接下来,第三种训练是辨别性意识(藏文:shes-rab,慧)。辨别性意识 – 我们需要理解它讲的是什么。它听起来像是一个技术性术语,不是吗?但是,它指的是辨别或区分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和可以采用的、什么是要被拒绝的这样的一种能力。这就像,例如当你去购物,有你要买的一大堆蔬菜。于是你作出区分:“嗯,这个看起来不是很好。那个看起来很不错。”因此,你在它们之间作出区分 – 那些是可以接受的,那些是不要的。

但是,这种辨别性意识可以在一种远远要高于仅仅是在买菜的层次上。我们有如下的辨别性意识:

  • 根据我们的行为 – 什么是合适的行为,什么是不合适的行为 – 取决于环境是怎么样的,与我们相处的人是怎么样的,等等。

  • 以及,在更深的层次上,区分现实和我们对幻想所做的投射。

因此,这就是关于道德自律、专注力、以及辨别性意识的三种训练。现在,这三者可以通过佛教科学和佛教哲学予以简单的呈现,它们对任何人来说都可以应用、都是合适的,或者它们可以通过这两者和佛教宗教共同予以呈现。

这一点与我喜欢使用的一种分支图式相对应,它介于所谓的清怡佛法和“真实”佛法之间(就像健怡可口可乐和正宗的可口可乐)。清怡佛法就是为了提升此生而通过佛教科学和哲学中的方法进行训练,而“真实”佛法为了三种佛教目标 – 一种更好的转生、从轮回中解脱、以及觉悟 – 而采用全部三种。

谈起清怡佛法时,我通常将它说成一种“真实”佛法的准备阶段、一种预备步骤。为了接下来考虑进一步的灵修目标,你需要认识“我需要紧紧为了提升日常生活而努力”。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考虑佛教科学与哲学,这并不会必然成为佛教宗教的预备步骤;它完全可以让任何人受益。因此,正是在这个层次上,我想仅从概况上谈一谈这个话题,我们如何能够用这三种训练来提升生活的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和建议,不管我们考虑的是佛教之道上的预备步骤,还是总体上让人人受益。

四圣谛

现在,在佛教哲学领域里(我想我们可以这样称呼),我们对佛教思维运作的方式有一个总体的呈现。这通常被称为四圣谛,但是你可以将它们从只是生活中的四种现实这样一个角度予以考虑:

  1. 直面我们所面临的一切苦难和问题。这是第一个圣谛。因此这就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要面临着麻烦。人生维艰。

  2. 第二个事实是这些麻烦都有其因缘。

  3. 第三个事实是,存在中断、祛除麻烦的一种可能。这不是说我们注定总是要经历它们,我们只能毫无怨言地接受它们。

  4. 第四个事实是,我们祛除问题的方式是祛除麻烦的因缘,而这是通过遵循某种形式的……它同时被称作道,但是它指的是理解之道、行为之道、言语之道、等等。

因此,如果我们错误的行为和言语、交际、以及思维方式在造成麻烦,那么必须要加以改变。这三种训练,因此是我们祛除这四种麻烦的因缘要做的一部分内容。因此,这是理解三种训练的一种极其有助益的方式,因为它表明了我们为什么要根据它们来训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那么就会看到:

  • 嗯,在怎样的行为中,我的道德纪律有什么问题吗?

  • 我在专注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 我只是躯体在这个地方,情绪却是一团糟。

  • 尤其在区分现实和狂乱的投射时,我的方式存在什么问题吗?

这可以仅仅用在此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根据我们在来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普通的转生,随着我们在帮助他人时的限制(因此更多的灵修目标)而加以实践。但是,我认为在起始的层次上,我们确实只需要根据日常的生活来考虑这些训练:它们如何帮助我们?造成我们麻烦的是哪些行为?要减轻它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 我们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改变?OK。

苦难的因缘

总体而言,从佛教的视角看 – 再次通过佛教哲学的视角 – 我们可能会说,苦难的因缘是我们的无知。我们只是因为不知道两件事,或者我们对两样事感到迷惑。

我们对此无知的第一件事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讲是因缘和结果,是就我们行为而言的因缘和结果。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有着烦恼情绪 – 我们处在愤怒或者贪婪或者执迷、骄傲、嫉妒等的影响之下 – 那么我们就破坏性地行事。我们因为愤怒而冲人大喊大叫,我们做出伤害他们的事情,或者纠缠着他们,而这造成了麻烦。所有这一切,其结果给我们带来了不快乐,不是吗?因此,这是第一个问题。问题就是不快乐。那么,我们的不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源自出于烦恼情绪而破坏性地行为 – 以一种完全愚蠢的方式所做的言语、行为或者表现。对吗?从基本上将,这是自我破坏。

看一看烦恼情绪的定义颇有帮助。烦恼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当它产生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内心的平静和自制力。我们出于愤怒而向别人大喊大叫,而这让对方感到心烦意乱(他们可能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他们或许只是一笑了之或者认为我们愚不可及)。但是我们的内心并不平静 – 我们在情绪上确实烦乱(我们的能量也处在混乱状态) – 这只有在我们停止大喊大叫时才能停止下来,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经历。我们丧失了自控能力,因为我们说了此后可能会感到后悔的话。

因此,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行事,因为:

  • 我们确实不理解因果。如果我们在这样类型的烦恼情绪下以这种方式行事,就会给我们造成不快乐。

  • 或者我们对此迷惑不解;我们对此的理解背道而驰。我们想着“好的,如果我冲这个人大喊大叫,这会让我好受一些”,这当然永远不会如此。或者因为执迷的缘故,你冲某个人大嚷 – “你为什么不多打电话呢?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 这当然只能把他们撵跑,不是吗?这并不能如愿以偿。因此,我们对因果感到困惑。

第二种无知,第二个话题是我们迷惑或者所不知道的是关于现实。因为对现实的困惑,我们有了一种烦恼的态度。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自我偏见。我们总是想着自个儿、自己和本身。这极有可能含有评判性质。这样,你就会有一整套的“我一定要尽善尽美”的综合征,例如,你要奉行完美主义。即便我们用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行为,努力要达到完美,要让一切井然有序,如此等等,那么这就是非常强制性的,不是吗?尽管我们可能暂时很高兴,但它很快、很迅速就变成不快乐和不满了。我们依然想着“这还不够好”,于是你不得不去努力不断推动自己。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在家庭清洁方面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出在这样一个错误的想法中,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掌控全局,让一切干净而有序。嗯,这是不可能的,对吧?于是,你把一切整理的干干净净,努力达到完美,这样你感到不错,接着孩子们到家了,把一切搞得一团糟,然后你感到很不满意,不得不再次清扫。这就是强迫性的,不是吗?每一次,你最终感到一丝快乐感 – “啊哈,现在干净整洁了” – 这种快乐感很快就消失了,不是吗?总有那么一点被你错过了。

接下来,通过重复这些心理状态,不管是烦恼的情绪还是烦恼的态度,通过重复这种强迫性的行为,你就会体验到所谓的无所不在的苦难。这无所不在的苦难说的是我们如何培养起所有这些习惯,这样我们让麻烦长存不灭 – 它们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不止 – 因为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即持续不停地清扫或者持续不停地发脾气。

这同样影响到我们的身体。我们总是怒气冲冲,如此这般,我们的血压就很高了,因为忧心重重你会患上溃疡,以及类似的东西。或者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 一切东西一定要干净整洁 – 所以你总是紧张,不是吗?你从来没有放松过,因为“哦,我一定要保持警惕以防灰尘进来。”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三种东西:

  • 我们需要辨别性的智慧来祛除这种无知,这种愚昧。例如像控制房子的干净整洁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你所拥有的这种幻想,即在某种程度上一切都可以达到完美、得到控制,和“我,我就是它的控制者”之间,你需要做出区分,进行区别 – 你必须认识到这是荒谬的;它并不指现实。我的意思是说,你当然努力要保持房间的干净,但是你不要认为似乎“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这样它就永远不会脏了。”它当然会变脏。因此,你要更放松一些。因此这种辨别性的智慧就在什么是现实” – “ 当然会变脏。没有人能控制这一点” – 和幻想之间。佛经上用砍倒树作比喻。因此,这就像锋利的斧子砍断我们的愚昧。

  • 但是,为了用这把斧子砍断这棵树,你需要每次都砍在同一个地方,而这正是专注力。如果你思维游移、注意力分散等,那么,你就失去了这种辨别性的智慧。或者,如果我们情绪不安,你同样会失去这种智慧。因此,我们需要这种斧子每次都砍在同一个地方的专注力。

  • 但是,为了使用这把斧子,我们要有力量 – 如果你没有力量,你甚至拿不动斧子 – 而这种力量来自自律、道德自律。

好!在做什么才能克服我们麻烦的根源这样一种语境下,这是我们理解这三种训练的方式。正如我所说的,我们因此可以以一种佛教科学/哲学的方式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OK?

让我们在继续深入之前花几分钟时间再领会一下:

  • 我们希望在幻想和现实之间运用这种辨别性的智慧,这样就我们的行为和现实而言,我们能够清楚理解其因缘和结果。因为当我对此感到迷惑,或者没有认识到这是我麻烦的因缘时,我会通过行为和态度造成不快乐或者获得那种永不餍足的快乐,因此不会感到满足。一方面,就像在这个例子中一样,总是发火或者总是不断抱怨 – “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来的更勤一点?” – 而在另一方面,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你需要这种辨别力来理解,这种迷惑中的行为只会造成麻烦。

  • 但是要理解这一点、应用这一点,我需要将注意力保持在这一点上,因此我需要专注力。

  • 为了做到专注,我需要纪律。这样,我思维游移的时候就能够将它带回来。

  • 从最基本上讲,为了祛除我的麻烦和达到快乐、提升我的生活,我想将所有这些训练付诸应用,通过它们发展自己。

OK?那么请体味一会儿。

我认为,在所有这些当中我们需要获得的关键的洞察力是 – 我们生活中的不快乐和不满基本上都源自我们的愚昧。不是将我们所有的问题怪罪于他人和环境、社会、或者经济、或别的任何东西,而应当要专注于更深刻的层次。我们可能有经济麻烦、资金问题、和家庭困难的情况、疾病、等等。这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这里是在更深刻的层次上讨论,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状态处理这些情况。我们可能有很多困难情况,但这里谈论的是总体上感到不快乐或者感受到一种永远不会持续而且永不餍足的快乐,我们想要一种比这更好的东西,一种有着内心的平静、更加持续的快乐。

我们可能面临一个困难的情况,怀着沮丧的心情、完全处于可悲的境地。或者我们可以怀着更多的内心的平静面对它,因为对正在发生着的一切、所涉及的一切、处理它的方式方法,我们看得更清楚,而不是仅仅为自己感到难过。或者说,你知道,有时候你的孩子晚上出门了,你确实非常担心“他们会平安回家吗?”以及与此类似的事。于是再一次, “不管怎样我能够掌握孩子的安全” 这种一种态度,当然是一种幻想。直到他们安全回家,你感到开心,感到轻松了,但是下一次他们出去,你又担心不已。因此,这样一种轻松感并不持久,不是吗?因此,我们总是在担心,而它持续不停 – 我们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对事事担心 – 而这影响我们的健康,这是一种非常非常不快乐的状态。

因此,真正的关键在于所有这一切的因缘是我的愚昧。我认为用某种方式行事会让我快乐。或者我认为我对现实的态度 – 即我能够控制一切 – 是正确的,但却不是。因此,我们必须砍断它 – “这是荒谬的” – 而与此同在,即保持专注于此,并有能力一直保持专注。

视频: 第四十一任萨迦法王 — 「为何研习佛教?」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