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buddhism what is meditation

禪修(靜坐)是一種培養正面心理狀態的技巧。我們反覆升起特定的心理狀態,直到它成為習慣。生理學已經證實,禪修可以實際建立新的神經元路徑。

禪修的好處

藉由禪修,我們可以培養多種正面的心理狀態:

  • 放鬆、減少壓力。
  • 專注,減少放空。
  • 平靜,不會不停擔心。
  • 瞭解自己以及自他的生活。
  • 更多正面情緒,例如慈愛與悲憫。

我們大部分人都想讓心更平靜、更明澈、更快樂。如果我們承受壓力或處於逆境,我們感到不快樂。這會對我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並且可能毀壞我們的事業、家庭生活跟友誼。

如果我們受夠了壓力與煩躁,我們可以尋求技巧 – 例如禪修 – 來幫忙我們。禪修能讓我們克服情緒缺點,同時它沒有副作用。

[參見:如何禪修]

但我們對禪修的期待也要實際。它一個我們可以用來獲得正面成果的工具,但絕不是立即見效的藥物。沒有任何結果是從單一因來的,而是從許多成因跟條件共同來的。舉例說,若我們有高血壓,禪修當然可以有所幫助,但只做禪修當然比不上改變飲食、運動、禪修三者合一。

佛教禪修的種類

禪修有許多不同方法。僅管它們都能幫助我們平靜下來,這卻不是佛教禪修的最終目標。然而,釋放壓力對於我們進一步建立正面心理狀態是絕對必要的。我們通常會放鬆,藉由專注在呼吸上讓心安靜下來,然後進入兩種不同的佛教禪修:觀照與寂止。

觀照禪修,通常稱為分析禪修。我們利用推理一步步地讓自己的心理狀態往正向走,例如培養慈愛心。或者我們用推理分析外在狀況,從而獲得正確的認識,例如外在一切都是無常。或者我們單純想像一個具有正面特質的形相,例如佛陀的形象,然後試著清晰觀照之。

寂止禪修中,我們利用覺察、注意與專心,儘量讓心久久住在我們生起的正面狀態裡。或是利用這些方法讓心不散亂地專注在我們想像的心理形相上。

我們交替運用這兩種禪修。當我們建立並觀想出我們所要的正面心理狀態時,我們用寂止穩固它。當我們對這種狀態的專注減弱或散失時,我們回頭再次觀照。

視頻: 亞歷山大.柏金 博士 —「什麼是靜坐?」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日常生活的禪修

禪修的主要目的並不止是為了讓我們在家裡的坐墊上感到平靜、專注或慈愛,而是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經常禪修,就能讓正面情緒成為習慣並且在需要時喚起它們,不管什麼時刻。最終,它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不費力地更加慈愛、專注與平靜。

有些時候我們會非常憤怒或沮喪,但此時只要提醒自己「要更慈愛」。因為我們已經藉由持續禪修熟習這種心理狀態,我們就能立刻升起它。

[參見:八種佛教對治憤怒的技巧]

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總是能找到一些我們想去除的壞習慣。幸運的是,這些壞習慣並不是刻在石頭上,它是可以被抹除的。

改變不用花錢,但需要我們的努力。我們很多人花許多小時在健身房,卻忘了訓練我們最重要的部分:我們的心。一開始可能有點困難,但一旦我們見到禪修能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我們就會樂於花時間訓練自心。

Top